砥砺奋进的五年·湖南篇

【精准扶贫在三湘】向长江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纪实

2017-09-13 23:04:1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卢小伟 王亚奇] [编辑:夏博]
字体:【

立志实业报国,心系扶贫帮困

——向家村村主任向长江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纪实

华声在线 卢小伟 王亚奇

他,是一家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叱咤商海卅年,成就实业报国梦想;又是贫困村村主任,上山下田入户,一心帮群众早日脱贫。他,靠一辆旧货车白手起家,终成全国“创业之星”;又“散尽”近亿家财,先后帮扶三个贫困村整体脱贫,悄然转身为“湖南省慈善之星”、“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9月13日,“精准扶贫在三湘”网络主题活动期间,从北京传来讯息: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正式揭晓,向长江获得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殊荣。

他头顶着湖南省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湖南省劳动模范、第九届全国侨联委员等职务、身份,享受鲜花和掌声;又怀揣着乡音乡情,返回故里,带领群众用泥脚踩出一条曲折又坚实的致富之路。

他就是向长江,一个胸怀四方又脚踏实地的湖南人,年近花甲仍兢兢业业,把为民谋福的汗水,一滴滴挥洒在脱贫攻坚的三湘大地上。

从“养路工人”到实业兴国

向长江是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向家村人。1979年,正是百业待兴的年代。因机灵能干,19岁的向长江被招工进城,成为一名“养路工人”,接受邻人的注目和艳羡。那时候,能成为“工人”意味着高于普通人的物质水平和宽阔人生。向长江凭借优秀才干,开启了一段全新的生活。

此时正逢改革的春雷在天际尽头隆隆做声,雨过之后,万物竞相生长。“养路工人”向长江嗅到了春风中的蓬勃气息,他果断放弃工作辞职下海,靠一台破旧的货车跑运输,摇摇晃晃地驶向了艰难的创业征途。

1992年,邓小平南巡,东方风来满眼春。向长江一路追逐“风向”,从内地来到广东沿海。他投身兴起不久的房地产市场,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正当事业一路攀升时,听说家乡隆回县被划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向长江没多想,当即决定“把实业办到家乡去,为扶贫尽点微薄之力”。1995年,华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揭幕剪彩,成了小县城的一个大新闻,一颗承载梦想的种子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扎下根。

带着从沿海地区积累的经验,加上向长江聪明能干、诚实守信,“华兴实业”从最初的酒店服务很快拓展到了驾驶员培训、车辆检测、出租车营运、汽车销售、工程建筑等10个行业,成为一家多元化的集团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华兴实业”每年为国家创造税费2000万元以上,为全县贫困家庭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为隆回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做出着巨大贡献,实现着向长江“实业报国”的理想。

“一边谋发展,一边做慈善”

每每回顾自己的创业生涯,向长江始终认为企业的发展是党的政策好。他常说,“华兴实业”能有今天,永远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也永远离不开公司每位员工的辛勤劳动。他的财富观也不同于常人,“财富理应属于整个社会,公司应该时刻不忘回报社会”。

向长江是个知行合一的人,“一边谋发展,一边做慈善”。他总是在打理企业的同时,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在朋友、同行眼中,他是“一个真正的慈善家”。

历年来,向长江为光彩事业促进会捐款2800万,为县中医院修建医科大楼赞助253万元,为发展教育事业多次捐款总计700万元,为汶川大地震捐款57万元,为隆回县石岩镇向家村、横板桥镇麻场村和同福村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等捐款2500余万元,为省侨商基金会捐款300万元,为全县各贫困乡镇及贫困村扶贫攻坚捐款不下1000余万元,为市县举办大型文体活动赞助200万元,为“我想有个家”安居工程捐款100万元等等,总计8000万元以上。

2007年,向长江积极响应省委统战部“万企联村”活动,主动将隆回县横板桥镇麻场村和同福村作为公司“万企联村”的联系村,先后无偿捐助资金500余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调整产业结构。他扎根村组,殚精竭虑,推进项目,与两个村的村民共同奋斗7年,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其中,麻场村新建楼房120余栋,开办商店、农家乐100余家、购买私家车40余辆,人均年收入由十年前的1100元增加到如今的82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1.2万元,被评为邵阳市“千企联村”示范项目。

向长江慈善为公、一心为民的事迹,在邵阳市的村落山水间广为流传。

回乡竞选村主任,立扶贫军令状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2013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时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中国的扶贫攻坚迈入了前所未有的关键阶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字字千钧。

经过精准识别,隆回县石岩镇向家村,被列为贫困村。

这不是生我养我的那一方土地么?向长江内心起伏澎湃,翻滚着浓烈的乡情和沉重的感慨。怎么办?他决定开展自己的“二次创业”。

2014年4月,年近花甲的向长江提出了回家乡竞选村主任的申请,抱着“自迁户口入村、自带资金进村、自己不取分文”的态度,向县委、政府及向家村的群众立下了“苦干三年、确保脱贫”的“军令状”。

向长江最终如愿当选,当他走上台前表达谢意时,台下乡亲黑压压的一片,满是期待的眼神。

这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向家村全村252户1008人,有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21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2%。全村只有耕地460亩,旱土506亩,其余13000多亩全是高山丛林,并且常年干旱;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匮乏,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军令状”已立,来不及慨叹徘徊,向长江担任村主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翻山越岭、一家一户作调研,了解和熟悉全村情况,广泛听取群众和能人的意见。

他经过反复思考,形成了“大投入、打基础、强产业、优环境、分类帮扶”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地制订了《岩口镇向家村脱贫三年规划》,首要解决村民出行难、吃水难、环境差、用电难等紧迫问题。

为解决出行难,向长江把3.5米宽、6.2公里长的砂石机耕道改造成6米宽的炒砂路,同时新建、硬化通组公路10.6公里,硬化通户公路2公里;为让每一位村民用上自来水,在8个村民小组均建起了储水塔;为解决农业生产灌溉用水,新修高标准水渠1.2公里;为优化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垃圾集中填埋场一个,购买垃圾转运车一辆,改厨、改厕等100余户,铺设污水管道1000余米;同时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安装路灯100盏,美化、绿化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改建好村级小学,成立村级卫生室。据初步统计,向长江出任村主任后,为改善向家村基础设施建设捐款超过1290万元。

基础设施及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向家村的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日后的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慈善经历让向长江明白,扶贫不能单纯“输血”,唯有“造血”才是长久之计。他结合向家村山多田少、生态优美的特点,提出“绿色产业走廊”的思路,大力发展油茶、果木和养殖等产业。

时间紧,任务重。向长江顾不上年近花甲的事实,亲自带领村里年青人向荒山野岭进军,从公司调来10多台挖土机将荒芜多年的村级林场开垦成305亩梯土,并全部栽种上油茶林。

在他的推动下,全村油茶林种植面积达到1300亩,今年有300亩已经挂果。预计到2018年油茶投产后,全村村民年人均可净增收入1200元,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将增收10万元以上。

根据向家村的土壤特点,向长江又集中采购了板栗、桃李、樱桃、蓝莓等优质果木苗10多万株,发放到各家各户,鼓励老百姓种植果木;采取“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模式,重点扶持一批种养专业户,大力发展养殖业。为打消顾虑、提高乡亲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向长江决定,凡村民种的蔬菜水果、养殖的鸡鸭、生猪,全部由公司上门按市价收购,确保村民生产的农产品在家门口就变成真金白银。

与此同时,向长江还通过多方努力,向政府部门争取到光伏发电补助、油茶林建设补助、农网改造补助和水库整修等10余个项目,华兴公司还在村里新上马驾驶员培训项目,这些项目资金接近2000万元,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扶贫帮困,不落下一个人

一个年近花甲、事业有成的老人,放着优渥条件不享,却两脚泥巴地奋战在扶贫第一线,向长江被周围人形容为“精准扶贫,如痴如狂”。

他笑着解释,“痴”也好,“狂”也罢,只有每一位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了,事业、人生才有意义。

为了更好地帮助群众脱离贫困,向长江还在公司专门成立“扶贫办”,责成8个分公司分别对口帮扶向家村的8个村民小组,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户,并与公司“扶贫办”签订正式协议,“保证每个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5000元以上”。公司还制订“精准扶贫绩效考核方案”,在年终评先评优和管理人员提拔时实行一票否决;从2015年起,公司在年终总结表彰中增设了专项“扶贫先进个人奖”。

扶贫如何精准到户?向长江可有一套思路: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就想方设法让他们全部参与产业发展。为帮助“有技术无资金”的村民解决资金短缺难题,向长江在县农商银行开办了1000万元存款帐户,为向家村贫困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并补贴一年的利息。村民范长征就凭借30万元的贴息贷款办起了养猪场,去年纯收入达 5万多元。到2016底,近百名多年外出务工的村民先后回到家乡,其中有10余位通过贴息贷款走上创业路。“无技术无资金”的,则通过技术培训将其录用到“华兴实业”就业,近80名村民因此成为公司“蓝领”。

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向长江则争取到了扶贫小额贷款210万元,由村里集体打包投入到“华兴实业”,贫困户只管从中分享红利,光此一项每个贫困户每年就可增收6000元。

向长江帮助危房户实施危房改造或重建,确保91栋D级危房户住房安全得到保障。他捐款成立助学基金,对小孩上学困难的12户贫困家庭的学费和生活费全额补助,直到大学毕业。他还掏钱成立“向家村养老基金会”,凡全村94位65岁以上的老人,每位老人月月都能领到100元的养老金。

“真心实意抓扶贫,不达愿望不收兵”。近三年来,向长江在向家村捐款总计达2000万元以上,提前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到2016年底,95户218人全部脱贫,全体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村集体实现盈利10万元,向家村提前退出贫困村行列,并被评为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

向长江带领贫困村整村脱贫的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的高度关注,并亲自到向家村开展实地考察调研,对向长江“立志实业报国,心系扶贫帮困”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

一个民企老板,自告奋勇到贫困村当村主任,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向长江为企业界精准扶贫做出了示范,为全国“万企帮万村”活动的开展探索出了一条可推广、能复制的成功经验。现今,向家村在向长江的带领下,继续向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更高目标迈进,向家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