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眼里的乡医郑太红:从不催病人还钱还掏钱给人治病

2017-06-08 11:04:48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刘茜]
字体:【

6月6日,娄底新化县水车镇柳双村,乡村医生郑太红生前骑过的摩托车。由于附近村里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他经常自己骑摩托上门给人看病。图/记者华剑

本报记者骆一歌实习生刘奕伽娄底报道

5月30日凌晨4点多,家住娄底新化县水车镇柳双村卫生室旁的陈青云被一个电话惊醒:“郑太红不太舒服,你过去看看吧。”她赶紧前往隔壁查看情况,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他就直着挺在沙发上,看起来像是快要不行了!”

5点多,郑太红已没了心跳。就在几个小时前,他刚从病人家里出诊回来。不少村民感叹,“他就是被累死的啊!”

他生前留下了几个账本,上面累计的金额已经到达12万余元。而欠债的对象,都是附近家庭贫困,突发疾病却没钱治疗的村民。

6月3日,郑医生出殡,几乎全村出动。6月7日,一些村民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眼中的郑太红医生。

“不能摔着郑医生了”

郑太红的妻子袁云华回忆,5月30日凌晨4点多,就在丈夫发病的几分钟前,他曾向自己求助:“我快不行了,你快回来!”于是袁云华赶紧打电话让住在隔壁的姑姑陈青云先去查看情况。

袁云华再一次给陈青云打电话时,电话那头只能听到哭声。大约5点,一名乡村医生罗继辉从3公里之外的家中赶来,“我来的时候,他的心脏、脉搏、呼吸全没了……”

很快,噩耗传遍了全村。

6月3日,是郑太红出殡的日子,几乎全村人都出动了。对于当天的细节,袁云华称,只记得当天“很冷”,“很多人都在哭”。

一个村民向记者讲述了出殡当天的情形:当天一大早,天空中刚刚下过雨,8个人起棺,另外8个人在一旁轮换。郑太红安葬的地方在位于卫生室3公里以外的山上,到了上山的时候雨停了,但地上湿滑,走在队伍前列的村民纷纷涌上去护送棺材,“不能摔着郑医生了”。

对于没有钱的病人,郑太红总是无条件让他们一再欠账。累计下来,村民们的欠款高达12万余元,最久远的欠账在十几年前。

家住二组的郑中云回忆,2016年中秋节前夕,女儿突然在家肚子疼,她陪着女儿前往卫生室求诊,郑太红推断郑中云女儿是得了阑尾炎,建议她去新化县的大医院做手术。“当时我身上只有两千多,医药费一共花了一万三千多。”郑中云回忆,郑太红拿出了1万元给她,后来从没有找她要过钱。

郑中云还回忆起一件事:村里有个妇女“有次背上摔了六七寸长的伤口”,郑太红处理后建议去县城的医院进一步处理。但是该妇女家里没有钱,郑太红于是给了他们1000元。“他知道人家很穷还不了,但还是给了他们。”

十三组的郑竹娥的公公已经84岁高龄,此前曾多次在郑太红的卫生室拿中药,也多次让郑太红上门给老人打针。“好多次了,从来没给过他钱。”有一次,郑太红主动打电话来提醒老人该打针了,而由于已经欠了太多医药费,郑竹娥有些不好意思。郑太红听出对方的尴尬之后大方表示:没钱没关系,来拿药就行。“我想着端午节过完就去拿,但是没想到他就去了,我现在好后悔没见上他一面……”

受访的村民均表示,郑医生走后,他们想要表达感谢已经来不及,但是欠下的钱一定会尽快还清。“他在的时候,从来没有催人还过钱。去十次、一百次都不会催。”郑中云说。

从不催人还钱,还掏钱给病人

郑太红是水车镇方圆二十里有名的乡村医生,一般而言,郑太红只有上午才会待在卫生室,下午大多是外出出诊。

袁云华回忆,多年前的一个除夕夜,郑太红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的那头特别急,说自己的妈妈痛得快不行了。”郑太红拎着药箱,饭都没吃就出了门,直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才回。袁云华曾埋怨他:“连个年都没好好过。”丈夫回答:“人家命都快没了还过什么年?”

村民郑桂兰也回忆说,自己有一年因为太劳累,头晕冒虚汗,每次都是郑太红上门给自己医治的。“我们这里的老人都是他上门治的。”

郑太红用来出诊的交通工具是一台摩托车,一般都会停在门口,随时待命。弟弟郑太平介绍,这样的摩托车已经被他骑坏四台了。

郑竹娥回忆,2008年冰灾那一年,山里许多路都已经被冻住了,骑车非常危险,于是,郑太红便徒步去病人家里治疗。“不管白天黑夜都会到处忙,半夜叫他,他也会马上来。”

一位村民感叹:“他就是累死的啊。”

“半夜叫他,他也会马上来”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