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辉:提高人口繁殖质量关乎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大业

2017-05-30 14:58:26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夏博]
字体:【

永州市副市长 贺辉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已在全国全面推进。对此,分管农业和扶贫工作的永州市副市长贺辉表示,毫无疑问,只要严格落实中央的决定,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任务,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贺辉认为,值得深思的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如何确保不出现“返贫”问题?这是关系到能否真正巩固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成果的大事情。综观一些地方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返贫”问题,因病返贫,尤其是因“智障”等智力问题返贫的情况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巩固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成就,如何从人口质量源头抓起,需早谋划,抓早、抓实。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出生儿缺陷率在0.11%-0.14%,每年大约有20-30万缺陷儿。有学者认为,这个数据只是实际数据的1/3到1/4左右。目前,影响人类优生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遗传因素 ;第二类是环境因素。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由单遗传因素引起的缺陷占10%左右,而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缺陷占25%左右,更多的患儿是二者共同作用造成的结果。从遗传角度来看,影响人类优生的遗传因素主要是遗传病,而遗传病从基因角度来看又分为五种。即 :(1)单基因遗传病,如患儿成骨不全症、腓肌萎缩症、软骨发育不全、全身白化、鱼鳞症、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等 ;(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先天性聋哑等 ;(4)伴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等 ;(5)多基因遗传病,这种疾病虽然病种不多,但是这类疾病发病率较高,如原发性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先天性心脏病、青光眼、肾结石、脊柱裂、腭裂、畸形足等。临床上,单一的染色体疾病就将近达到500种,如先天愚型(伸舌样痴呆)、两性畸形等。遗传保证了不同生物繁衍的稳定,但是繁衍过程中遗传病也“传宗接代”保留下来。贺辉分析说,制约人口的质量有二个因素。一是人口源头的繁殖质量,即人的先天质量。二是人的后天受教育的质量。

客观的说,我国人口的先天质量并不是很高,而且天生痴呆,先天性低智商的人占比相对较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遗传基因所致。而遗传病因致残疾婴儿的出生,又主要因为中国人的婚姻状况造成的。近亲结婚是导致低智商的主要原因之一。杜绝和禁止近亲结婚虽已写进了《婚姻法》,但是,近亲繁殖的问题并不少见。有的虽不是近亲,但配偶之间地域的距离太近的,例如,配偶为同一个村、同一个乡镇的现象,在农村就十分普遍。研究表明,同一地域生长的人,由于地方的水土、饮食等方面相同,他们的身体素质是接近的甚至是相同的。可以说,不仅仅是近亲结婚,会造成生育低智商的下一代,近距离配偶结婚,也能导致人的本身素质低下。这就像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为何要到海南省去培育一样。粮食品种要实现高产量、高品质、无毒、无病害,尚且必须到异地去培育种苗,又何况人类的繁殖呢?同理可证,本地域的男女结合也是这样的效果。生出来的下一代、智商不一定会高,长得也不一定健壮,抵抗疾病的能力也不会很强的。

有报道称,在河南省林州(原林县),有一个地方,整个村庄里,绝大多数的人都生了食道癌,已引起了国家医疗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那个地区的水土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是一个很直接的很关键的原因。京杭大运河两岸及其流域,是肝病的患病区域,那里的肝癌、肝硬化的发病率率远远地高出我国的其他地区。而肝病往往要与家族上下几代人的疾病史有直接关系。显然,在区域性的肝病泛滥的地域近亲或近地域配偶,所繁殖的人口,其质量必然是有问题的。所以,要想人的本身质量高,还是远距离的配偶结合较好。

贺辉说,只有在保证人口繁殖质量的前提下,后天的教育才能更有效。试想一下,一个高质量的婴幼儿和一个低能儿,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同样都勤奋学习,最终个人的教育的质量,谁好谁差是显而易见的。

贺辉表示,中国的人口已达13亿之多,如何提高人口的质量,是一个不仅关系到全面脱贫后,如何防范“因智障返贫”的大问题,更关系到我国全面实现小康后,未来的人口发展质量的大问题。因为只有真正实现我国人口质量的整体提升,我国的人口优势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好,我国才能真正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才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

贺辉呼吁,我国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情况下,应出台政策,鼓励跨省、市的婚姻,这样的政策,只要长久推行,我国人口质量,一定会进入一个良性的“质量提升”期,从而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保障。(唐竟淳)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