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中央大区:湖南唯一海外纪念馆在此安家
2016年8月27日,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开馆。图为法国友人在纪念馆参观。
记者 罗新国 摄
记者 孙敏坚 通讯员 邓高红 黄礼
【友城档案】
法国中央大区是法国22个行政大区中最重要的大区之一,地处法国本土中心, 北边与巴黎大区接壤,西边由航运发达的卢瓦尔河直通大西洋;下辖六个省,人口300多万,是法国大中型城市密度最高的地区。
这里是法国第一大药品生产基地、第一大油料工业基地,第二大化妆品生产基地、第二大橡胶产品生产基地等,同时还是欧洲第一大产粮区,这里还是法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Louis Vuitton、 Christian Dior(CD)、Guerlain等许多国际知名企业都落户在此。
旅游业也是该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卢瓦尔河谷的皇室城堡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保护遗产,使该大区在欧洲享有皇室乐土之称;中央大区壮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每年吸引了众多游客,使该区仅次于巴黎大区成为法国第二大旅游目的地。
该区历史上一直是法国文化教育中心,孕育了巴尔扎克、拉伯雷等一代伟大的文豪,达芬奇也在此度过了自己辉煌的后半生;发达的教育产业带动了高科技产业,使中央大区逐渐成为法国高科技基地。
【“联姻”时间】
1988年11月,法国中央大区主席杜赛来湘签署了“湖南省与中央大区缔结友好合作关系议定书”;1991年10月,时任省长陈邦柱率团访问中央大区并正式签署结好协议。
【“联姻”故事】
湖南与中央大区结好的“媒人”,是时任中国驻法大使周觉。
周觉是湖南衡阳人,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他“牵线”介绍湖南与法国中央大区认识。因为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两省区彼此“一见钟情”,很快就开始了交往。高层互访不断、携手水资源保护治理、互派学生交流、矿产整治合作……两地的往来日益频繁。
湖南和法国中央大区的密切交往,不得不提蒙达尔纪纪念馆。
蒙达尔纪纪念馆坐落在法国中央大区卢瓦亥省蒙达尔纪市雷蒙特列街15号,这里曾是蔡和森、向警予、李维汉等革命先驱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的寓所。2014年,时任湖南省省长杜家毫在访问蒙达尔纪期间曾到访这里,得知当年这幢公寓居住的大多是湖南籍的革命青年后,他决定买下这幢有故事、有温度的寓所,将其改造成一个小型纪念馆,作为湖南走向世界的一扇窗口。
法国中央大区对湖南的这一举动给予了最大的支持。按照法方的惯例,此类改造项目从建筑师递交报建文书到政府完成审核,至少需要半年。而蒙达尔纪纪念馆改造项目仅仅用了一周时间,就拿到了法方的批准动工文件。对于“中国湖南速度”,当地媒体不禁把“神奇”二字写进了新闻标题,卢瓦亥省行政署长保尔·拉维勒还在办公室里开启香槟,为共同打造蒙达尔纪的“湖南文化之窗”干杯。
2016年8月27日,“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上世纪初那一群心怀救国救民志向追求真理的中国青年和蒙达尔纪这座小城一道,再次栩栩如生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纪念馆以“爱国、求索、奋斗、友谊”为主题,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历史原貌,同时也见证了中法两国的百年友谊。
湖南的红色旅游与历史小楼“结缘”“牵手”,蒙达尔纪纪念馆也成为了欧洲联系中国、联系湖南的桥梁,成为了中法交流的历史之窗、文化之窗、友谊之窗和开放之窗。
如今,蒙达尔纪纪念馆开馆8个多月来,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们中,既有在欧洲的华人,也有法国人、德国人、瑞士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蹒跚学步的孩子;有的是全家老小齐上阵,有的坐着轮椅来参观,给纪念馆馆长王培文留下深刻的印象。“百年前,中国革命先辈在法国蒙达尔纪市勤工俭学,让这里的居民对中国刺绣、豆腐耳熟能详;百年后的今天,蒙达尔纪的孩子们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中文,还能到访湖南并与湖南的中学生交朋友。”她说。
蒙达尔纪纪念馆是一个窗口,展示着湖南与法国中央大区的过去,更将彰显两地灿烂友好的未来。
【人物见证】
我在法国风情小镇学西餐
讲述人:湖南华天酒店餐饮部西厨 任栋
根据湖南与法国中央大区达成的合作协议,湖南华天酒店与法国布卢瓦旅游餐饮学校之间互派厨师进行培训交流。2009年9月12日,我和小伙伴杜鑫华踏上了赴法求学之路。
布卢瓦旅游餐饮学校位于中央大区的风情小镇——布卢瓦市,负责教授旅游管理和餐饮服务,类似于国内的职业中专。学生大多是十七八岁的当地或欧美国家少年,以前从未培训过中国学生。所以,当我们两个30多岁的中国厨子出现在学校时,引起的“轰动”和关注可想而知。
中央大区专门拨给学校一笔经费,用于我俩的培训和生活支出。学校专门腾出了几间房给我们住,怕我们吃不惯当地饮食,还特地买来灶具、炊具和食物,方便我们“开小灶”。为了方便交流,学校安排了中文课老师为我们当“翻译”,平时授课也基本说英语。
不管是官方政府,还是老师学生,都对我们表现出了最大的善意,让我倍感温暖。
9月的布卢瓦,夜晚已经有些凉意,学校发的毛毯盖着有点冷。有一天,我在和罗杭实(音译)老师闲聊中随口提了一下,没想到,第二天他就从自己家里拿了两床厚被子送到我们的寝室。
培训期间,赶上学校的两次放假,每次都有10多天假期。同学们都回家了,我和杜鑫华就去地道的法国餐馆实习。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家米其林二星餐厅——金狮餐馆。
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了法餐那种沁入骨髓的精致。主厨们对食材有着近乎严苛的标准,比如:扇贝要放在零度冰水中清洗,鱼子酱只选用某一时期的某种鱼类的卵、黑菌必须来自指定产区等等。看来,生活离不开仪式感,餐饮更离不开仪式感,中国菜可以好好借鉴。
作为学校仅有的中国学生,我俩义不容辞地成了中国和湖南的“宣传员”。“湖南是中国领袖毛泽东的故乡,电影《阿凡达》的素材灵感来自湖南张家界……”不仅如此,我们专门在课堂上制作了辣椒炒肉和饺子,火辣辣的湘菜一下子征服了法国人的味蕾,大家都夸“味道好极了!”
5个月的培训时间很快过去了,2010年2月10日,我们结束学习返回湖南。临别时,大家相约:中国见!法国再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