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民国湖南学校要求母亲节当天家务儿女代劳

2017-05-14 12:35:40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曾晓晨]字体:【  
虽然母亲节是西方节日,但在民国时期就已经传入我国了。那时的母亲节非常隆重,在湖南娄底,教育家、湘乡人罗輈重主持的陶龛学校里,母亲节不仅写入小学生教材里,学校还要求孩子们在母亲节这一天承担全部家务劳动,让妈妈们彻底放松放松呢!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举行庆祝活动,以颂扬母爱的伟大。

你给母亲准备了什么礼物呢?是一束康乃馨,是一张贺卡,是精心挑选的美食或衣服,还是发一个微信红包?

虽然母亲节是西方节日,但在民国时期就已经传入我国了。那时的母亲节非常隆重,在湖南娄底,教育家、湘乡人罗輈重主持的陶龛学校里,母亲节不仅写入小学生教材里,学校还要求孩子们在母亲节这一天承担全部家务劳动,让妈妈们彻底放松放松呢!

闻一多在母亲节用粉色信纸写《游子吟》

1923年,闻一多正在美国求学。5月13日这天,他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他特意选了一张粉红色的信纸,用红色笔抄录下孟郊的作品《游子吟》以表孺怀,并祝母亲“万福金安”“寿比南山”。

难以得知母亲收到这封信时是怎样的心情,她也许并不知道,儿子提笔写信的那一天,是美国的“母亲节”。

古时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日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并送给他们的母亲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贾薇丝发起,她终身未嫁,一直陪伴着自己的母亲。1876年,她的母亲安娜·查维斯夫人在礼拜堂讲授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讲到南北战争中捐躯的英雄故事后,她进行祈祷时说:“但愿在某处、某时,会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纪念和赞扬美国与全世界的母亲。”查维斯夫人为她的礼拜堂服务超过25年,当她在72岁逝世时,41岁的女儿安娜立志创立一个母亲节,来实现母亲多年前祈求的心愿。两年后,她和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威望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

1908年5月10日,第一个母亲节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这个节日里,康乃馨被选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从此流传下来。

1914年5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规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并在5月9日由威尔逊总统颁布施行。此后,母亲节在很多国家流传开来,中国也不例外。

母亲节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的20年代,最初是在教堂里进行。1926年第23期《兴华》杂志上载有一则《破天荒的追念母亲节》的教讯,这年,浙江一个基督教堂破天荒地举行第一次纪念母亲节的活动,该教堂的彭茂欣牧师“鉴于教外人士每届清明节都会举行祭祖上坟,焚烧箔纸,徒耗无益,遂于四月四号基督复活节举行信徒追念母亲节”。

母亲节在中国的传播:从沿海逐渐到内地

和民国时期“西俗东渐”的路径一样,母亲节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从沿海到内地的迁徙。

上海是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开放的上海较早地打破了区域社会封闭的结构和秩序,人们的社会风俗习尚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慢慢地,在上海举行的母亲节纪念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基督教堂。1932年5月8日的母亲纪念日,上海各教会的礼拜堂和上海青年会等都有纪念会举行。

对母亲节的庆祝引起当时媒体的注意,《妇女共鸣》上刊登了1935年上海纪念母亲节的概况:“上海中外妇女均集会举行纪念,中华团体计有中华妇女节制会、中华妇女同盟会、上海节育指导所、上海救丐协会及上海女子公寓五妇女团体联合于是日下午三时,在圆明园路会所举行纪念礼,来宾百余人,吴醒亚等演讲。国际妇女会则在静安寺路美国妇女协会开会。”

之后,广东、江苏等地相继开始庆祝母亲节,《同工》杂志记载了1935年广东纪念母亲节的概况:“粤会中学学生青年会儿童团以该节与儿童有密切关系,特于是日晚七时半开音乐会欢迎妇女参加,闻是项母亲节之举行在广州市亦尚属创举。”这是广州市第一次举行庆祝母亲节的音乐会。

1936年,江苏省的妇女会更是做出了一项创举。“苏省会妇女会以母亲对国家民族责任重大,特呈请苏省党部转呈中央,明定五月五日为母亲节,借唤起全国人民对母性之重视,及为母亲者自身之觉悟,并通电各省市妇女团体,一致主张,以期实现。”

在东南沿海地区较早举行了有关母亲节的纪念活动之后,中国内陆地区对该节日的反应也陆续见于记载,如《公教周刊》1935年曾刊载:湖北武昌的一教堂“将于本月第二主日弥撒前举行母亲节,届时必有一番盛况云”。这大概是内陆地区有关母亲节纪念活动的最早记录。

娄底陶龛学校自编母亲节教材

“小鸟小,大鸟衔食来给小鸟吃。小鸟大了,大鸟老了,小鸟衔食来,给大鸟吃。”

这是民国新小学国语文学课本第一册第六页有关母亲节的内容。为这篇课文配的图,是一只长大了的小鸟给年迈的大鸟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给妈妈吃。

母亲节为何能够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最终被中国社会所接受呢?除了“西俗东渐”的力量,也得益于其与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契合。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孝文化传统的国家,母亲节以表达对母亲和长辈的敬意为主旨,迎合了国人的孝道思想。

民国期间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学校教育不仅借鉴和学习西方的学制、理念和教学方式,并在日常养成中吸纳了许多西方的教育观念,对母亲节予以了一定的重视。

建立于1901年的陶龛学校位于湖南娄底市涟水河畔。1912年,学校创立者罗申田之子罗辀重留美归国,主持校政,鼎盛时学生人数逾千人,生源遍及东南各省,陶龛学校在当时享有“北有行知、南有陶龛”之盛誉。

每到母亲节,陶龛师生都要隆重庆祝。这一天,学生们回家,要向母亲赠送自己制作的礼品;母亲们停做家务,休息一天,一切家庭事务由子女代劳;晚上全家聚餐,子女要向母亲敬菜,祝母亲节日愉快,健康长寿。

奈国纲所著的《教育之神罗輈重》中提到,陶龛学校结合庆祝母亲节还自编有“公训教材《孝?不孝?廉?不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教材首先讲了两则故事,一则是三国陆绩在舅舅家偷了两个桔子准备孝敬母亲,被舅舅发现。另一则是晋朝陶侃在浔阳县令任上贮藏咸鱼送给母亲下饭,被母亲退回。教材最后说:“小朋友,我们要孝敬母亲,是对的;但用‘无礼’‘不廉’的方法去取得一些东西孝敬父母,这就大大的不对……陆绩想要把桔子给母亲吃,尽可光明正大地向舅舅说明,何必偷偷摸摸?陶侃想要安慰母亲,只要为国建立大功就好了,何能把公家的东西作私用?”陶龛的母亲节,还经常要请导师或名人演讲。

演讲似乎成了民国时期母亲节庆祝活动的标配。一次,沪大附中刘王立明校长为庆祝“母亲节”而对全体师生发表了这样的演讲:“诸位同学,明天是世界各国所将要举行的母亲节,刘校长以为你们在这个青年的时代,一天天的行将脱离慈母的膝下,与社会发生接触,但是树生万丈、落叶归根、追求本源,我们之所以有今日,我们实不应忘记我们的母亲那番养育之恩,所以今天请我来对你们预先演讲母亲节的意义。”

落叶归根、追求本源,我想,这话放在如今,也依旧能完美诠释母亲节的意义吧。

记者 储文静

参考文献:

苏全有顾伟娜《论民国时期西方母亲节习俗的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