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全国首批产业转型示范区 湖南这三个城市准备这么干

2017-04-28 12:58:1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龙腾] [编辑:夏博]
字体:【

4月28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 龙腾 摄

图为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记者 龙腾 摄

华声在线4月28日讯(记者 龙腾)湖南中部(株洲—湘潭—娄底)日前跻身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三市为何能入选?下一步如何建设?今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问题做了说明。

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仲伯发布新闻,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湘西办主任周震虹,株洲市委常委、副市长田卫军,湘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广,娄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希慧答记者问。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姚伟红主持发布会。

三市为何能入选?

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长远的战略考虑

湖南中部(株洲—湘潭—娄底)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株洲、湘潭、娄底为主体,国土面积2.4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30.17万人,三市地理位置相邻,产业联系紧密,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能力较强,有着发展工业的光荣历史。

陈仲伯介绍说,该地区是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建设项目在湖南省布局的主要承接地、国家重点工业城市,这片土地上先后诞生了我国第一辆电力机车、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对空导弹、第一块硬质合金等190多项“共和国第一”。

记者了解到,经过长期发展,三市已培育形成了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精品钢材及薄板深加工制造、服装等5个过百亿的产业集群,拥有5个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17个省级开发区。

“三市能被国家选中,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长远的战略考虑。”周震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从历史上说,这三个城市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代表性很强。同时,通过三市的发展,与长沙省会城市的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做大做强城市群的作用。

陈仲伯表示,示范区成功获批,将给三市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加快区域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赢得了重要发展机遇,建设好示范区,必将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湖南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城市加快转型发展,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下一步如何建设?

打造“两谷一区”,力争成为“实验班”中的“尖子生”

成功跻身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意味着示范区三市进入了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家级“实验班”,要在国家赋予的重点探索领域中取得经验,力争成为“实验班”中的“尖子生”。

陈仲伯介绍说,示范区以湘江黄金水道为轴线,依托京港澳高铁和沪昆高铁,株洲突出打造引领全球的中国动力谷,湘潭突出建设支撑中部崛起的智造谷,娄底全力发展为株潭经济协作区,“两谷一区”与长沙“麓谷”共同形成支撑长株潭城市群乃至长江中游城市群快速崛起的重要核心增长极。

“力争到2025年,示范区形成8个千亿产业集群、10个百亿产业集群、20个产值过百亿大型企业。”在谈到总体目标时,陈仲伯表示,同时在研发经费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将明显提升。

下一步三市的主要任务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加快示范园区建设、强化项目支撑。其中,株洲高新区、湘潭高新区、湘潭经开区、娄底经开区等4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以及醴陵经开区、天易经开区、冷水江经开区等8个重点园区正在加快建设中。

“三市有明显的分工合作,分工明确、优势互补有利于聚集力量。”记者了解到,下一阶段三市的重点工作是修改完善示范区建设方案、完善示范区建设管理推进机制、研究示范区建设配套政策,同时启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记者问答

一)

记者提问:建设株洲、湘潭、娄底示范区对湖南改革发展有什么示范意义?

周震虹:株洲、湘潭、娄底入选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实验班”,对促进湖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和三市产业分工协作、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一是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株洲市打造中国动力谷,湘潭市建设智造谷,娄底市发展株潭经济协作区,三市在产业、资源、科技上各具优势,有利于通过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形成科学合理、分工明确的产业空间结构,助力打造全省“一核三极四带多点”战略布局。

二是有利于加快区域协同发展。株潭娄三市都是工业城市,湘江流域沿线重要城市,在地理位置、生态建设、商贸物流等方面联系紧密。通过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和关联产业对接,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与长沙等中心城市的紧密合作,扩大城市群集聚效应。

三是有利于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三市拥有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和省级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军民融合示范区基地等各类开放平台,通过加强要素保障、制度供给和平台、政策的共建共享,将加快实现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转变,形成新的有效供给能力。

二)

记者提问:请问湘潭市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有什么样的打算?

杨广(湘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湘潭的转型升级集中的火力点是,打造中部崛起的制造谷,与长沙的麓谷与株洲的动力谷遥相呼应。一是重点实施两个千亿行动计划,即汽车产业过千亿、装备制造产业过两千亿。二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实施生产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同时重点发展舰船动力、电子信息、北斗导航、机器人、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推进军民融合。湘潭市导弹、水陆两用的坦克、航空母舰等军工资源非常丰富。

接下来,湘潭将成立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举全市之力,高规格推进示范区建设。强化协同配合。按照省政府统一要求,与株洲、娄底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示范区建设。在人才土地、技术等方面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示范的基础上,提高全要素的生产力,确保生产要素得到保障。

三)

记者提问:请问株洲市在产业升级方面有哪些做法,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思路?

田卫军(株洲市委常委、副市长):株洲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老工业基地,目前正在转型升级中。总结我们的优势,株洲有非常好的交通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这是株洲发展的优势基础。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株洲一直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发展主线,通过开展项目空间年等活动,培育发展新动能,并成为国务院表彰的20个稳增长的先进市。

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加快发展,包括轨道交通、航天航空、汽车动力,推动产业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发展,按照特色园区发展特色。实施五大工程,包括特色产业极具工程、承载能力提升工程、运营平台制成功能、体制机制创新工程,形成两个国家级的开发区。下一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强和湘潭、娄底的合作,加强省会长沙的联系,通过一系列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

四)

记者提问:请问娄底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优势和特色在哪里?如何抓住示范区的重大机遇?

张希慧(娄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娄底是全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钢铁而立,因钢铁而兴。我们要抓住此次湖南中部(株洲-湘潭-娄底)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难得机遇,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出台配套措施,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和省政策,举全市之力,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

一是着力改造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实施五大工程,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即:实施产业链强链工程,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实施创新发展工程,激活产业创新发展动能;实施技改升级工程,加快企业技改提质升级;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全面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实施品牌制造工程,强化工业质量品牌建设。突出抓龙头、抓产业链、抓园区、抓创新,继续探索装备制造、有色、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和延伸产业链的有效途径,打造薄板深加工及汽车配套千亿产业集群。

二是着力培育新动能。通过引进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探索新模式、发展新业态,大力推进工业提振“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培育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园,打造先进储能、住宅产业化、精细陶瓷和军民融合等四个百亿级产业基地。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传统优势领域的融合创新。

三是着力推进协同发展。积极探索三市产业分工协作和协同发展,在错位发展、协同发展、产业配套方面,探索加强与株洲、湘潭的产业合作、创新合作以及军民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共同打造产业同链、交通同网、优势互补、经济繁荣的沪昆经济带,成为湖南“四带”战略的新高地,努力形成湖南中部(株洲—湘潭—娄底)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南模式”。

四是着力加强政策对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将在产业、创新、投资、金融、土地等方面,加大对示范区的支持力度,下一步,我们要加强政策研究,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政策,积极争取政策红利。迅速完善建设方案,围绕重点探索示范领域,结合我市实际,明确阶段重点建设任务。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库,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的支持,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