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韵:穿越时空的“古物今用”

2017-04-15 23:04:3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雯雯 周莉] [编辑:夏博]
字体:【

华声在线4月15日讯 古人云,食色性也。中国饮食文化深厚广博,食具的运用与创新也独具一格。近日,在首届湖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一组将春秋、商周、唐、东汉四个朝代的时代特点与现代食具结合的参赛作品在保留古代器皿的造型思维基础上,结合现代需求和设计趋势进行创新改良,实现穿越时空的“古物今用”,成功吸引了大赛专家评审团的关注,并获得银奖。

古代食具的审美走向

民以食为天。“食”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饮食必备的器皿,在研究古代饮食文化中毋庸置疑是占据首要地位。

在原始社会,先民曾以石烙与石烹来对食物进行加热。至上古三代,饮食器具在保留原始社会陶质器皿的基础上,开始盛行以青铜材质为主的饮食器具。此时的青铜器具丰富而多样,不仅满足了盛食、盛水与酒的需要,更能实现社会各阶层所反映的不同饮食层次与一定“礼仪性装饰”的需要。

而在经历了春秋战国之后,饮食器具开始还原以“用”为主旨,来满足人们的生活礼仪,去除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吕氏春秋》曾记载“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特以欢耳目、极口腹之欲也,将教民平好恶、行礼义也。”此后,饮食器具“实用”与“审美”相契合的特性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推崇。

作为一个创意设计公司的创始人、该作品主创赵航一直想对古代饮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他告诉记者,参加文创比赛的初衷就是想围绕市场需求进行设计,充分吸取古人的智慧结晶,建立传统文化与现代用户之间的连接点,传承中华千年的饮食文化。

“承韵”古物今用 文创作品(赵航供图)

饮食文化的创新改良

想要设计出美的饮食用具,并能通过生活传递给消费者饮食之美,并不容易。作为一套饮食器具,消费人群是多元化的,有追求新鲜事物的年轻人、注重生活品味的中年人、非常喜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那么,设计者该如何满足诸多需求呢?

“每个人群关注的产品特性各不一样,结合他们各自的消费习惯,可将产品推出多个系列型号来满足消费人群。”赵航告诉记者,团队选取6个文物来提炼,将其设计为系列饮食用具。可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留下的文物众多,反复挑选下来也花费不少时间。

春秋蜴形动物饰提梁卣、春秋牛角形耳云纹铜鼎、商周酒器觯、唐“张”字款白釉绿彩方形瓷粉盒、东汉绿釉陶猪圈、云纹铜樽这六个文物成为本次系列作品的设计元素,在赵航看来,这些文物的造型和功能都十分贴合厨房用品的特性。

由于现今的消费水平、质量逐步提升,在衡量厨具的安全、易清洁、美观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传统的青铜并不适用于现代需求,因此,团队在主材质上使用了陶瓷。“陶瓷的可塑性很高,可以成型出各种复杂的造型,用3D打印的技术做好模具,测试一次后就可以进行量产,时间不超过半个月。”

赵航告诉记者,在系列作品中,他最喜欢就是以春秋牛角形耳云纹铜鼎为设计元素的炖锅,在拿到样品后,他主动作为第一个试用者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只要买个燃气罐就能在办公室炖东西吃,省时、方便。”

“承韵”古物今用 文创作品(赵航供图)

古物今用的传承相继

“文化创意类产品设计,就是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文化结合于一身,将中华文化精神延伸和发扬!”同为创意设计行业的概念创新总监朱志,在看到文创产品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中华美食文化贯穿于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所在。他指出,“承韵”系列文创类产品设计提出“古物今用”的生活理念,从中华美食文化入手,进行现代生活中餐具的整合设计,将博物馆文物中的元素提炼,运用现代文创设计的手法表现出来,很好的秉承了文创类产品设计的特点。

在看到大赛入围20强的名单中有自己的作品时,赵航表示,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团队一直在寻找传统文化、文创类产品、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现代文创设计的手法,将文物元素在生活中表现出来,也许这就是能够入围的优势所在。”

他向记者透露,团队以前做的文创设计项目都是客户委托,这次参加首届湖南文创设计大赛是团队产品首次接受评比与检验,能得到业内专家认可,倍感荣幸。“整个大赛的流程和时间安排都十分的到位,以后也会持续关注和参与。”(王雯雯 周莉)

“承韵”古物今用 文创作品(赵航供图)

“承韵”古物今用 文创作品(赵航供图)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