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诠释“人民的心声”

2017-04-14 08:47:2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善君] [编辑:蒋俊]
字体:【

这部剧最大的支撑点、看点和亮点,是它饱满的“人民性”。不论戏里还是戏外,反腐已经成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下,反腐文艺就是人民文艺——

《人民的名义》 诠释“人民的心声”

陈善君

《人民的名义》自3月28日在湖南卫视开播以来,圈粉无数,同时也引起争议不断。有人以其“尺度大、戏骨老”,认为“反腐剧的春天”又来了,也有人认为该剧存在“褒检贬警”倾向,更有慨叹编剧“周梅森过时了”的言论。随着该剧的持续播出和“炒作”,“误读”的相应减少,倘能参之以理性的审视和学术的辨析,就应该能够考量出这部作品真正的、真实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含量了。

不在于演技高,而在于取向好

该剧热映,最主要的不在于演技高,而在于取向好。当然,丝毫不用怀疑侯勇、吴刚、张丰毅等“老戏骨”出色的表演为这部剧加了不少分,然而,光靠演技是撑不起一部电视剧的。本剧最大的支撑点、看点和亮点,是它饱满的“人民性”。而“人民性”不知从何时起,却成为了当前喧嚣的影视剧市场的稀缺性资源,所以该剧一经播出,观众就感叹着说终于又看到“说人话”的电视剧了。

该剧不穿越、不玄幻、不戏说、不解构,不道前朝遗事,不表民国范儿,而是直面我们的现实生活,关心百姓的生死痛痒,观照人民的生存状态,进而,该剧关注百姓最大的现实生活——社会腐败带来的巨大影响。腐败已经无孔不入,上至国家部委,下至寻常巷陌,这双攫取的无形大手无所不在,腐败不除,百姓就无法走出其控制和阴影,家庭的幸福和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公平就无从谈起,所有的一切终归仅仅只是“梦想”而已,这在作为全剧中心事件和结构线索的“大风厂事件”中,有着很好的表现。“大风厂事件”绝不单纯只是经济纠纷,绝对是腐败作死造孽的结果,那关系着1000多人的生计和好几条人命呢……

毫无疑问,不论戏里还是戏外,反腐已经成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下,反腐文艺就是人民文艺。而人民的文艺总是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又回到人民群众的需要这里来的。《人民的名义》扣住了时代的脉动,回应了人民的关切,站在人民的立场,表达出反腐倡廉、惩恶扬善的价值取向,确实值得点赞,必须的。

不在于“故事好”,而在于“讲得好”

不在于“故事好”,而在于“讲得好”。它从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出发,以“公案小说”的形式来讲述故事,走的是大众文化的“传奇”路线。所以一开篇我们就看到,故事安排的主角是“猴精猴精”的最高检侦查处处长,而且还随身带着“尚方宝剑”,让人觉得非同小可,看得更是惊心动魄,体现出传奇叙事的魅力。“公案小说”讲究的是悬念设置,环环相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极富吸引力。是谁向丁义珍泄露了消息?这是留在每位看过前3集观众心中的问号。可我敢保证,你哪怕再看30集也无法知晓是谁?一定要等到剧情快结束时,才会告诉你究竟是哪位。表面是人民的公仆,其实是“人民的公敌”,不追剧行吗?

传统“公案小说”还讲究“花开几朵”的分述方式,以增加故事的张力和容量,让你想看、耐得住你看。“侯处”和“坑侯”的斗智斗勇,官、商、民的利益纠葛,几条线索齐头并进,社会生活的全景展现,叫多少人看得欲罢不能,只想立即“下回分解”就好。

不在于“尺度大”,而在于“批评性”

不在于“尺度大”,而在于“批评性”。所谓尺度大,是指所写的反腐对象达到了副国级。这里明显存在着概念的偷换。副国级,用来衡量反腐,力度是大的,但是用来衡量反腐文艺,是丝毫没有说服力的。反腐文艺和现实中的反腐行动毕竟是两码事。相较于自己十年前的反腐文学创作,周梅森的这部作品不仅没有退步、过时,而且其进步、创新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十年前,尽管他的创作取向和叙事策略与现在相差无几,但那时他是站在执政文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是文学如何为政治服务,发挥主旋律作用;现在他则是站在百姓的立场来观察社会和思考问题,出发点是文学如何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伸张正义,这就使作品的批判性显露无遗。剧中对社会价值观的扭曲、人性的堕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这也正是让观众感觉比较过瘾的。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前些年批评性的现实主义力作并不多见,《人民的名义》不啻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化时期的一朵文艺“报春花”。

以人民的名义贪腐,人民绝对不会放过他;以人民的名义反腐,人民永远都会记住他。多么痛的领悟、爱的深思、真的表达,这正是《人民的名义》的艺术蕴含和审美价值所在。它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希望,因为允许这样的作品存在;看到了艺术的希望,因为创作出了这样的作品;看到了民族文化复兴的希望,因为有这么多人为这样的作品叫好。

当然这部作品也还远远够不上完美无瑕。最主要的问题是,一老一少两个“好人”陈岩石和侯亮平在剧中的行动力明显不够。老检察长背炸药包的“特权”从哪里来,他一辈子防腐拒变的“免疫力”仅仅只依靠战友的“转基因”就可以了吗?哪怕事实确实如此,可“艺术化”要求我们的回答绝对不能满足于此,否则就无法掘深和出新。侯亮平的正气凛然的动力与来源也缺乏感性、深刻的表现与揭示。希望像《人民的名义》这样努力诠释“人民的心声”的文艺作品更多、更好。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