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杜鹃带雨思亲人

2017-03-30 09:09:4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跃兵] [编辑:曾晓晨]字体:【  
临近清明,远山滴翠,杜鹃带雨。许多人来到永州市金洞管理区凤凰乡白果市片区仁光村,瞻仰设在这里的中国工农红军白果市革命烈士陵园。罗开秽与其儿子罗守福、孙子罗本光,三代人接力为11位红军烈士守墓,已坚持80多年。

3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白果市革命烈士陵园,罗本光在擦洗烈士墓碑。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刘福华 摄影报道

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赵子勇 刘福华

临近清明,远山滴翠,杜鹃带雨。许多人来到永州市金洞管理区凤凰乡白果市片区仁光村,瞻仰设在这里的中国工农红军白果市革命烈士陵园。

1934年8月,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率领红六军团长征,从这里向湘南挺进。当时,红军将11位伤员安置在白果市乡(现已并入凤凰乡)百姓家。红军离开后,这些伤员惨遭当地团丁杀害。仁光村村民罗开秽等人,将这些红军烈士的遗体埋葬在山上。

此后,罗开秽与其儿子罗守福、孙子罗本光,三代人接力为11位红军烈士守墓,已坚持80多年。

“他们为了贫苦人过上好日子,连名字都没留下”

3月27日一大早,春雨初霁。今年67岁的罗本光拿着竹扫帚、水桶和毛巾,向离家20米开外的中国工农红军白果市革命烈士陵园走去。

门楼下,罗本光开始洒扫。门楼高10余米、宽5米。门楼两侧的石柱上,刻着“北战南征一颗雄心昭日月,舍生取义满腔热血染山河” 两行烫金大字。向上走60多级台阶,是11位红军烈士的合葬墓。红色五角星下,“革命烈士之墓”6个大字熠熠生辉。

墓后,是11位红军烈士的墓碑:黄平贵、张义保、李石生、赵运志、张二有、张爱才、赵有华、黄大顺……

罗本光告诉记者,其实只有黄平贵、张义保是其本人的名字,其余烈士是由当地村民取的名。罗本光眼含泪珠说:“许多烈士为了贫苦人过上好日子,转战南北,在这里牺牲,却连名字都没留下。”

罗本光把散落在陵园地面上的树叶、花瓣清扫干净,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然后提起水桶,认真擦洗烈士墓碑。一遍一遍擦,直到把墓碑上的尘土擦洗干净。

仁光村秘书罗后柏告诉记者,罗本光为红军烈士守墓,祭扫红军烈士,已坚持40多年。这源于他爷爷罗开秽留下的一句话:“守好红军墓。”

“他们在这里没有亲人,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

罗本光没见过爷爷罗开秽,但从父亲罗守福口中,得知了红军长征过白果市的故事。

1934年8月26日凌晨,红六军团经零陵进入金洞管理区白果市乡,活捉了阳明山特别区区长奉明托。后经审讯,红军处决了血债累累、民愤极大的奉明托,当地民众拍手称快。

宣判时,在人群中的罗开秽拍红了巴掌,第一次感到扬眉吐气。

罗开秽还看到,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说话和气、买卖公平。红军在村民罗首忠家买了一斗三升米,按市价付了一块钱。在顾芳科家拿了点柴烧,也付了几个铜角子。红军战士在罗首忠邻居家吃饭,因主人不在家,就把铜角子放在灶台上。部队出发前,还把住房打扫得干干净净,挑水装满水缸。村民朱珠秀打摆子躺在床上,别人都不敢靠近,只有红军战士问寒问暖、送水送药。朱珠秀此后常念叨:“红军真是我们穷人的队伍!”至今,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山歌:“山脚下,小河旁,我家是座木板房;行军打仗进山里,别忘我家老地方;有朝一日打此过,进屋喝碗热豆浆。”

然而,就在红军部队走后第二天晚上,11位因伤病留下的红军战士被返回来的反动乡长带团丁抓住,惨遭杀害。

村民赵永明也从长辈口中了解了这段历史。他说,这些红军战士都是江西人,牺牲时年纪最大的不过20岁出头。

这些红军战士牺牲后,没人敢收尸安葬。罗开秽闻讯,偏不信这个邪。他趁着天黑,约上在附近烧木炭、平日里要好的瑶胞李天龙,悄悄把11位红军战士的遗体安葬在离村庄有5公里多山路的长田边深山里。为防止走漏风声,他们不敢在墓地垒土,只在安葬红军战士的地方种下11棵树,方便日后辨认。多年以后,罗开秽对儿子罗守福说,红军战士是为我们贫苦百姓牺牲的,他们才是我们穷人真正的亲人。就是冒再大的险,也要让他们入土为安。

事后,反动乡长听到了一点风声,派人四下查访红军战士遗体的去向,并好几次对罗开秽进行讯问。罗开秽死不承认,此事只好不了了之。这反而让罗开秽对红军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经常对罗守福说:“对牺牲的红军战士都怕成这样,这样的政权还会长久吗?红军一定会回来的。”

罗开秽生怕日子久了,红军墓地难以辨认。他每个月都到红军墓地割草、护土。上山干活,他也绕道过来,在这里小憩,给红军烈士讲一讲打听到的红军的消息。

怕山洪冲毁墓地,罗开秽还通过几个月努力,在红军墓地周边修筑了一圈排水渠,用拣来的石头砌好。

每年清明、农历七月半,罗开秽都会到山上祭扫红军烈士。刚开始,他一个人上山祭扫。后来,他带着罗守福一起来祭扫。罗开秽反复对罗守福说:“这11位红军战士是为贫苦百姓打天下牺牲的,他们在这里没有亲人,也不知道他们家里还有什么亲人,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

新中国成立前,罗开秽因病去世。弥留之际,他给罗守福留下遗言:“守好红军墓。”看到罗守福点头答应,他才放心离去。

“我们山里人承诺的事,就一定要信守到底”

说起罗守福,仁光村今年89岁的村民邓连木连声说:“老实,守信。”罗守福对父亲的承诺,无怨无悔坚守了一辈子。

解放初期,有领导见罗守福做事勤快,又有点文化,想把他调到山外工作。可一想到对父亲的承诺,罗守福婉言拒绝了。多年以后,他对儿子罗本光说:“我们山里人承诺的事,就一定要信守到底。”就这样,罗守福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

从罗本光有记忆起,每到清明,父亲一定先给红军烈士扫墓后,才到爷爷坟头去祭扫。一开始,罗本光很不理解,父亲严肃地说:“先给红军烈士扫墓,我们告诉你爷爷,他才会放心啊。”

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秋天,连下暴雨,不时有泥石流从山下冲下来。罗守福放心不下,披着蓑衣、带着锄头,往红军墓地所在的山上爬。

第二天,父亲回来时,蓑衣不见了踪影,浑身上下拧得出水来。但他兴奋地告诉家里人,幸亏到山上去了,把墓地周边进行了加固,挖开了山洪下泄的通道,红军墓地安全了。

1973年,罗守福年纪大了,身患多种疾病,爬不上陡峭的山坡了,便把祭扫、维护红军墓地的担子交给了罗本光。1981年,71岁的罗守福去世。

“我年纪大了,就让儿子来接班”

这些年来,罗本光像祖父、父亲一样,精心守护着红军烈士墓。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还积极向人们讲述红军长征过白果市的故事。

1990年起,罗本光经常应邀到当地学校讲红军故事。当年听他讲过红军故事的李娟,现在深圳办了一家外贸公司。她告诉记者,罗本光讲红军故事时,经常泪流满面。通过罗本光的讲述,红军战士为了伟大理想,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创业路上,她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红军的故事,又有了前进的动力。

随着红军故事广为流传,慕名前来祭扫红军烈士墓的各界人士越来越多。为方便大家上下山,罗本光在山上凿出一条简易道路,常年维护。他还义务给大家当向导,给大家讲红军故事。

2009年,金洞管理区为了将这段红色记忆更好地传承下去,将红军墓葬从山上迁到山下。在红军战士就义的地方,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白果市革命烈士陵园。

红军墓迁下来的这天,罗本光带领全村父老乡亲焚香守在路旁,他无比激动地说:“爷爷、父亲,你们看,红军烈士陵园修建了,他们有了一个更好的家。”

为了方便洒扫红军烈士陵园,罗本光在离陵园20米远的地方,建了一栋房子,全家人从人口集中的地方迁过来居住。

罗本光的老伴赵种秀告诉记者,现在,罗本光每天至少到红军烈士陵园洒扫两次,从不间断。出现雨雪等异常天气时,他经常半夜起来,到陵园查看。

“再过些年,我年纪大了,就让儿子罗小兵来接班。”罗本光对记者说。罗本光的小儿子罗小兵今年25岁,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从事酒店管理工作。今年初,罗小兵回家过年,父子俩商量好了,再过几年,由罗小兵接过父亲的班,继续为红军烈士守墓。

记者拨通罗小兵的电话,罗小兵爽快地说:“红军精神不仅是家乡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我能接父亲的班,很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