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族谱系列之二:沈佺期诗词赏析

2017-03-27 18:5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沈建华] [编辑:蒋俊]
字体:【

沈氏族谱系列之二

沈佺期诗词赏析

作者:沈建华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初步锁定了五言律诗的音韵格局。没过多久,到了沈佺期、宋之问等人手里,不仅五言诗的格式日臻完美,连七言律诗的格调式样也焕然一新。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进士及第,历官考功郎、给事中、起居郎、太子少詹事等职。诗文典雅大方,叙事精密宛转自如。

六朝文学以诗歌为正宗,诗歌又以五言为主流。初唐时期,王勃、骆宾王等人在诗歌方面也侧重于五言诗的写作,平仄对仗基本上中规中矩,比如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还有骆宾王的《在獄咏蝉》——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两首诗堪称千古佳作,尤其是王勃那首《杜少府之任蜀川》,更是有唐一代五言律诗的压卷之作。同样,两首诗都是一开始就使用对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起对法只有在初唐诗人那儿才讲究,虽说礼多人不怪,若是作为一种必须的格式那就过于烦琐了。

沈佺期也是初唐诗人,他的独特之处在于打破常规,将格律诗的对仗简化,首联不论,只有颔联和项联才去讲究。经过沈佺期和宋之问等人的努力,格律诗的基本程式才得以定型。

小小变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加之创作上成就斐然,因此,人们将沈佺期和宋之问并称沈、宋。

诗歌这个玩意儿,最难得风雅兼备。李太白风流而轻典雅,杜少陵典雅而少风流。沈佺期属于前期开拓性的人物,诗歌风流蕴藉,语句中不乏激昂慷慨之音,他有一组《五律、杂诗》,让我们来看一看其中的一首——

闻道黄龙戍,

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

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

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

一为取龙城?

中国西北漠漠黄沙和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活动着许多游牧部落,他们居无定所,时常与农耕民族发生冲突。沈佺期壮年时代,唐高宗和武则天相继执政,中原王朝国力强大,在边界上依然处于防守状态。“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据沈约在《宋书》中记载:冯跋修建黄龙城,自称天王年号太平。黄龙城旧址如今在辽宁省境内。“黄龙戍” 泛指边界上的对峙状态,双方互不退让,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颔联这种句式上下连贯流畅自然,属于“流水对”。 男人是太阳,女人是月亮,自古以来,人们常常将月亮与女人联系在一起。比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还有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描写月亮“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沈佺期在这儿的意思是:如同小女人一般温柔可爱的月亮,年复一年寂寞的照在兵营里。“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少妇良人两个人是一对儿,良人指丈夫。少年夫妻天各一方,情意相通。“昨夜情” 都是月亮惹的祸,诗人在这儿一唱三叹,他知道征戍中的良人唯独晚上才有闲工夫,寂寞时寄情明月,仿佛怀春的少妇高楼独倚望断天涯一般。“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旗鼓为发号施令的工具,“将旗鼓” 就是统率军队。谁能扛起将帅的大任,一举攻占对方的都城?

在沈佺期所作的诗歌中,同样风流雅致还这首七言乐府诗《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

七言律诗标题古意,这里面是有原因的——梁武帝萧衍曾经写过一首乐府诗《河中之水歌》——

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

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

十六生儿字阿侯——

从此以后,卢家少妇便成了小康之家女主人的代名词。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青年女主人家里雕梁画栋,燕子双栖双飞。家境殷实格调雅致,女主人却独处无郎,还不如梁间燕子。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秋天来了,捣衣的砧声凋零了草木让树叶一片片飘落,这么多年了少妇还在不断的回忆和想象辽阳那个地方。不是她曾经去过,丈夫在哪儿她的心就在哪儿。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白狼河与辽阳同属东北地区,“丹凤城南” 说的是京城郊区。多半是虚指,所谓诗情画意别有天地,除了意境,写诗还有对仗的讲究。“音书断” 点明“忆辽阳。”可以想可以念可以梦,诗人却用了一个“忆” 字,仿佛少妇去过似的。到了这儿我们才明白,原来音讯不通了,少妇只能通过想象和回忆,才能让辽阳这个地方和丈夫一样鲜活。秋夜长因为没有睡着,一夜尚且辗转不安,何况夫妻分别十年。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这首诗的标题又叫《独不见》,不见谁呢?当然是当兵的丈夫。不见也就罢了,那个谁又教明亮的月光照在深黄色的闺房里。

“苏、李居前,沈、宋比肩。”如果不是这些诗歌,人们还有必要将沈佺期宋之问与苏武李陵相提并论么?

捋顺了格律诗的套路,在填词方面,沈佺期同样也算得上先驱人物。

唐诗宋词,填词在晚唐五代才开始流行。

也许是好事成双,李白也有两首脍炙人口的词曲,一首是《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佇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还有一首《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菩萨蛮》这首作品,据《湘山野录》记载:“此词写于鼎州沧水驿,不知何人所作。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风集》于曾子宣内翰家,乃知太白所撰。”

这两首词谁不爱呢?以写作的年代而言,后来有人称赞说:“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

不过,以风格而论与李白了无干涉。

时间上也与李白不沾边——《忆秦娥》在这儿名副其实,写的也是三秦地区的景物——“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即便是安史之乱,尘埃落定,京城长安周边地区也决不会如此萧条。那时候,李白惹上了官司被流放夜郎,虽然中途遇赦恢复了自由之身,却是再也没有去过北方。“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分明是改朝换代以后的怀旧之作,具体时间应该在五代至宋初之间。

唐宋时期的鼎州地区,在如今湖南常德、益阳一带。

《古风集》的拥有者曾布,字子宣。曾子宣入值內翰出于王安石的安排,事在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离李白去世三百多年了。曾布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定支持者,那些法令的文稿,基本上是曾布的手笔。后来变法失败,直到去世前王安石还念念不忘的说:“新法之行,始终以为可行者,曾子宣也;始终以为不可行者,司马君实也。”一般来说,新派人物都喜欢“抖新鲜”, 私家收藏的《古风集》里收录了李太白的词作,偌大的秘密,曾布有必要让不相干的客人去宣布这个重大的发现么?

客人少见多怪,曾布可没有这么傻。大凡一种文学体裁,祖宗开山并不是老骨头,恰恰相反,因为骨骼未曾匀称,还是个小孩子。《菩萨蛮》和《忆秦娥》告别了骨肉丰满的岁月,单看那意态明眼人就知道是个挺拔的大人了。

失忆的人儿不知道自己价值连城,既然走失了无人认领,算在李白名下,一个载得一个值得,也可谓得其所哉!

与之相比,沈佺期的词作分外简洁,只有四句,叫做《回波乐》——

回波尔时佺期,

流向岭外生归。

身名已蒙齿录,

袍笏未复牙绯。

武则天去世,时隔二十二年,唐中宗李显再次登上皇帝的宝座。做儿子的不敢贬损母亲,中宗只好拿老妈子手下的臣工来撒气,沈佺期因此被流放到驩州(今越南境内)。

过了两三年,被流放的人又陆续回到京城里。沈佺期这首《回波乐》大约写于神龙三年(公元707)。

“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唐中宗神龙年间,沈佺期是个老头子了,能够在岭外活着回来,真是一件十分侥幸事情。

“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乡里人交朋处友乃至聚会饮酒,都有叙齿即按年龄大小顺序排列的习惯。官家就更加讲究,文人学士考试及格、进入官场都有档案记载,姓名、籍贯、年龄样样俱全,因为其中一项和年纪有关,所以叫做“齿录”。 到了官场里,连服饰也有区别,五品以上的官员,上朝时才能拿象牙笏板穿粉红色的朝服。

徒刑遭到赦免,上面让你归队,已经是法外开恩,沈佺期却又提出要求——谢谢您重新录用了我,可是,我的待遇还没有恢复到从前的水平。

别怪沈佺期贪心。原来,一伙人在唐中宗跟前饮酒凑趣儿,也许《回波乐》这个题目是中宗出的,轮到了沈佺期份下,他才提出这个要求。不然的话,以沈佺期四平八稳的性格,连一首小词也对得工工整整: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不是大伙儿起哄,老头子不仅没有理由也没有胆量得陇望蜀。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据记载:沈佺期撰词起舞,“中宗即以绯鱼赐之。是时佩鱼,须有特恩。”

熬过了这个节骨眼,沈佺期晚年生活分外安逸,直到唐玄宗开元初年,依然是上流社会中不可或的人物。他有一首《七律、侍宴》——

皇家贵主好神仙,

别业初开云汉边。

山出尽如鸣凤岭,

池成不让饮龙川。

妆楼翠幌教春住,

舞阁金铺借日悬。

敬从乘舆来此地,

称觞献寿乐钧天。

相传这首诗歌是沈佺期为唐玄宗的妹妹安乐公主的别墅落成而作。侍宴之类的应制诗富丽堂皇,动不动就是日月龙凤金阙紫薇,风格难免千篇一律。沈佺期等人由唐玄宗带着到安乐公主家里去做客,歌吟的角度与皇宫里自然有所不同,既要体现皇室成员金枝玉叶的气派,又不能冷落了当今天子,此时写作,较之寻常砖头瓦片可以拣现成的,沈佺期这篇诗歌的难度无疑大多了。

“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山出尽如鸣龙岭,池成不让饮龙川。”好什么神仙呀!该公主分明是神仙下凡,不然的话,一座刚刚撩开面纱的别墅怎么看上去邻近老天爷?鸣凤岭、饮龙川都是关中名胜。公主庭院里假山叠翠碧水扬波,人力所为却巧夺天工。“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留住春天没有别的诀窍,只要住所能让人家满意,您就可以安排这个事儿;“借日悬” 说得轻巧,日头是天子的象征,文武百官伴着日头还战战兢兢,谁个敢去借了还满不在乎呀?“敬从乘舆来此地,称觞献寿乐钧天。”钧天就是天顶的意思。歌舞楼台乐奏钧天,大伙儿举起酒杯祝愿皇室成员添福添寿。

唐玄宗登基才二十多岁,唱歌跳舞跑马打球已经是大师级的人物了。其妹妹安乐公主别看刚刚成年,小妞儿什么没见过呀?兄妹俩邀请沈佺期去做客,看中的就是人家那个笔杆子。一张晚会的入场券还有人争得面红耳赤,面对皇室的邀请,古往今来有几个人能无动于衷?

说来说去,诗歌不过一个解闷的事儿。就算你有喜事,藏在心里没准也会憋出一身毛病。既然解闷,就不能太情绪化,“愤怒出诗人” 也许可以成为一个流派,却没有必要去特意宣扬它。若是愤怒成为主流,宣洩仇恨挑动对立,诗歌也就不是诗歌了。

人类进化至今,不过四五千的文明,仔细思量,确实没有享受过几天好日子。我们希望世界变得越来越好,后生晚辈一代比一代強。同样的道理,老祖宗偶尔有过几天好日子,只要不是贪官污吏和打家劫舍的,我们就没有理由去嫉妒更不用说仇视他们了。

责编:蒋俊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