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进行时:帮扶队送来“下金蛋的鸡”

2016-11-04 08:23:44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帮扶队送来“下金蛋的鸡”

制作脱贫攻坚“作战图”,重点培育特色农产品种养殖等产业

孩子们在新建的图书馆里认真阅读。 记者 姜润辉 摄

扶贫点简介

对口地点

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金厂坪村

帮扶单位

湖南省发改委

村况介绍

2002年初,芷江被列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6年初,全县尚有贫困村95个、贫困户11382户、贫困人口36074人,贫困发生率为10.35%。金厂坪村是芷江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13个村民小组,548户,2004人,其中贫困对象91户,贫困人口264人。2014年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人均年纯收入1470元,远低于省、市、县平均水平。

扶贫成效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稻田养殖荷花鱼为主导产品,开展鱼类产品加工销售,同时与旅游扶贫相结合,发展现代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乡村生态旅游样板区、精准脱贫先行区。

●发展特色种养。因地制宜紧贴市场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红心猕猴桃320亩,初次投产约每亩800斤,每亩收益近8000元;成立绿壳鸡蛋养殖合作社,与上海大型公司签订销售协议,绿壳土鸡蛋在上海已经卖到10元一个,却仍“一蛋难求”。

●夯实基础条件。修建通村公路,将村部到县城的车程由70分钟缩短到40分钟,推进全村通组公路建设,启动机耕道、山塘、水渠维修加固项目。

●改善社会民生。建成现代化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全村安全饮水工程,推进村容整治等。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保障性住房安置无房户、危房户27户;利用国家农村危房改造资金654.75万元对全村进行危房改造和风貌改造,其中支持9户贫困户新建了住房。

华声在线讯(三湘都市报记者 姜润辉)“形似神农架、神如九寨沟”,在湖南西部的芷江三道坑镇金厂坪村,丛山林立、溪河纵横。

10月底,尚未立冬,山上的居民们已经准备好棉衣棉被,迎接寒冷天气的到来。不过,这里的村民们丝毫没有蛰居的闲情,处处涌动着脱贫致富的热潮。

【帮扶样本】

“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在金厂坪村,绿油油的山坡上,一群乌骨鸡在草地里觅食;用水泥砌好的田埂旁,一大片荷花鱼池一层层错落分布。

“以前没有人愿意到我们山里来,绿壳鸡蛋8毛钱一个都卖不出去,现在卖到上海,10元一个都缺货。”贫困户龙大雷说。

龙大雷的家在污泥溪组,距离县城38公里。上世纪70年代修建金厂坪水库后,龙大雷和其他老乡全部搬迁至半山腰上生活。全村人均田地不足五分,他们只能靠外出务工来填补家用。

妻子在广东打零工,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这对于51岁的龙大雷来说,要想脱贫谈何容易?

但是,自从2015年省发改委驻村帮扶队来到金厂坪村后,龙大雷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驻村帮扶队给龙大雷家免费送来了35只乌骨鸡,并请专业公司对鸡苗培育、食料配送等整个生产过程提供“保姆式”上门服务,工作队还与上海中军集团签订了销售协议,绿壳鸡蛋在上海供不应求。

此外,龙大雷把他家的一亩田入股合作社,作为荷花鱼养殖基地;另外四亩地入股红心猕猴桃合作社。

如今,龙大雷把乌骨鸡赶到山林放养,每天能捡十几个绿壳鸡蛋。每隔三天,村里就有专人上门,按照1.5元/个的收购价收鸡蛋。虽然荷花鱼养殖要明年才有收益,但村里已按每亩600斤稻谷的标准补贴给了他。红心猕猴桃明后年挂果,预计每亩保底收益8000元左右。

面对记者采访,龙大雷由衷地说:“现在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帮扶兑现】

制定帮扶规划

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金厂坪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为了改变现状,自驻村以来,队长胡爱民和队员们便马不停蹄地开展各项工作。

在详细了解、现场核查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后,帮扶工作组与镇领导、村两委共同制定了帮扶规划,依托村里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重点培育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生态旅游三大产业,同时开展修建水泥路、建设村级公共平台、自来水改造提质、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帮扶规划制定中,胡爱民采用了“收益长短期结合”的思路来制定方案。他希望项目在三年之后也能持续“造血”,继续为村民带来财富。

安排整合帮扶资金

2015年以来,省发改委累计安排帮扶资金近800万元支持金厂坪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谢建辉等委领导及相关处室先后11次赴村开展“一进二访”和结对帮扶工作,委内干部职工通过各种形式向贫困家庭捐款13万余元。

驻村帮扶队先后整合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贷款资金500余万元,实施4公里大四坑-冷风坳公路,使村部到县城的车程由70分钟缩短至40分钟以内;11.2公里通组公路硬化、污泥溪组-三房组480米公路硬化让农业生产、村民生活更加方便,实施全村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对全村危房进行改建和风貌改造,争取“麦田计划”支持,在村教学点建设了一个图书室、1个多媒体教室……一个个项目快速落地。

兑现产业扶贫规划

记者了解到,3个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基地中,红心猕猴桃种植、绿壳土鸡蛋养殖已经建成并产生收益;荷花池养鱼基地正在建设中。其中绿壳鸡蛋产业已经扶持贫困户80户,目前已全面达产,预计2016年户均收入6000元以上;在红心猕猴桃基地,已经达产的两户贫困户每亩收益近8000元;荷花池养鱼项目已在三房、污泥溪两个村民小组进行试点,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工。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生态旅游设施有的已经建成,部分正在建设中。

在村民眼里,驻村干部年轻有活力。为了让三年规划更加直观,驻村帮扶队制作了脱贫攻坚作战图,并张贴在村教学点大坪里,清晰地展示贫困户情况、增收脱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标,指引未来三年的扶贫攻坚工作。

“他们吃住都在村里,真的是把村子当作是自己的家,把村民当作自己的家人。”老农田科平如此评价胡爱民及其团队。

记者手记

村子就是自己的家

村民就是家人

行走在金厂坪村,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这里村民们不等不靠、热火朝天创新创业的干劲。这里的村容村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低矮危旧的木房子,有的已经加固改造,有的是新建的。外出务工讨生活的青壮年今年也纷纷返回家乡,在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每到一个地方,驻村帮扶队队长胡爱民都能准确叫出村民的名字,和他们聊聊家常,记者能深深地感觉到,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完全融入到这个村里,和大家谈笑风生。

《论语》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对于胡爱民和他的团队来说,刚健有为、勇于担当,他们用驻村帮扶的点滴行动,诠释了知识分子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的大爱情怀。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