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历史 被致敬的情怀——观赏电影《领袖·一九三五》

2016-10-19 09:28:4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石荣] [编辑:万姗姗]
字体:【

《领袖·一九三五》剧照。

石荣

如何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上推陈出新,处理好政治与艺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十分考验电影工作者的创作能力。与其他同类电影相比,潇湘电影制片厂推出的新片《领袖·一九三五》可谓独辟蹊径。它截取长征初始矛盾最为集中的一段历史,聚焦展现遵义会议后红军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如何一步步确认“领袖”,实现中国革命“大逆袭”的过程,将革命历史的宏大与个体生命的光芒有机结合,富于历史的厚重感、现实的启迪性、理想的感召力。

事实上,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虽被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但他的地位和权威仍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直到苟坝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三人团成立,并任命毛泽东为三人团总指挥,才真正确立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红军才真正有了“指路人”。从1935年1月到3月,短短两个月时间,历史在不断地碰撞与选择中前进,红军在不断地斗争与合作中成熟,其脉络的延展、枝蔓的交接、势力的此消彼长,复杂程度难以想象。《领袖·一九三五》力图将这段被忽视但极其重要的历史搬上银幕,其历史价值、现实价值不言而喻。

该片透过周恩来的个人视角,让我们看到毛泽东的雄才大略,革命战争的波澜曲折;又透过“上帝”视角,让我们全方位体验到当时敌众我寡情况下争战的惊心动魄。两种视角灵活转换、融合,使得该片在符合历史客观性的基础上,又带上了个人的主观色彩,传达着革命领袖们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实现以事明人、以情动人的双重效果。该片着重梳理了内、外两条叙事脉络。对内是毛泽东如何在扎西、鸭溪、苟坝逐步消解党内同志的质疑和反对,突出领袖的政治策略、人格魅力;对外是红军如何四渡赤水、逃脱蒋介石的围追堵截,凸显领袖的军事才能。两条线索齐头并进,快速交接,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斗争氛围,一步步揭示出领袖选择的必然性。

编导者采取了平衡现实与浪漫,融合历史真实与心理真实的人物塑造策略,合理、充分地发挥艺术想象力,透露一种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我们看到的毛泽东,不仅是史书中的毛泽东,更是周恩来眼里的毛泽东。在与蒋介石的斗智斗勇中,与党内同志的革命情谊中,与贺子珍的患难爱情中,与普通战士、百姓的鱼水之情中……他具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是领袖的不二人选,又具有一般人都有的人情、人性,让人动容。比如,苟坝会议上被否定的他,在风雨之夜奋然写下《忆秦娥·娄山关》,继而提着马灯直奔周恩来住所。虽遭身心之困,他仍要诉诸自己的主张,挽救红军于危难关头。导演运用诗化的影像语言,将激昂的音乐、诗歌与黑夜、雨帘、雷声、马灯等意象融为一体,将影片的情绪推向高潮,充分彰显了毛泽东的坚定信念和领袖气质。周恩来的稳重,朱德的大气,博古与李德的无奈,凯丰的率真,小人物秀莲的至纯至情,都令人印象深刻。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