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高山同在]入芷江迂回甩追兵 战便水浴血杀顽敌

2016-10-17 06:33:2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夏似飞 孙敏坚 王曦 龚卫国] [编辑:印奕帆]
字体:【

第十七回

入芷江迂回甩追兵

战便水浴血杀顽敌

芷江侗族自治县新店坪镇上坪红军烈士纪念园。杨志东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夏似飞 孙敏坚 王曦

通讯员 龚卫国

上回说到,1935年12月,红二、六军团兵分两路巧计转移,拖着敌人兜圈子,以掩护红军主力转移。12月20日,推进到武冈以北高沙(今属洞口县)、洞口花园一带。

敌陶广急调章亮基第十六师和钟广仁第六十二师,赶到绥宁金屋塘、瓦屋塘一带设防,企图由北向南阻击红军。红二、六军团探知敌人的部署后,立即决定在瓦屋塘由东向西侧击敌人,以打开入黔的通道。22日,敌六十二师一部首先向红军阵地发起攻击,红四师顽强反击,击溃了敌人。红四师、红五师乘胜追至鸡公坡一带。由于敌人已抢先占领了有利地形,红军伤亡300余人,仍久攻不下,与敌人硬拼于红军不利,遂撤出战斗。

在这次战斗中,红五师师长贺炳炎身受重伤,在没有任何麻醉的条件下截去了右臂,成为红二、六军团长征中出现的第一位独臂将军。

由于西进之路被堵,红军决定迅速改道向南前进,24日经绥宁、洪江间的竹舟江、麻塘渡过巫水,进入会同,然后又迅速北上,在黔阳再渡沅水,向湘黔边境挺进。时值寒冬,战士们忍着饥饿,冒着刺骨的寒风,沿着山间小道急速前进,进入芷江侗族自治县以西的冷水铺地区,把尾随的敌人全部甩掉。1936年1月1日,红二、六军团在芷江迎来了新的一年。

由于部队连续作战,得不到好的休整,再加上新兵较多,来不及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红二、六军团及时在冷水铺召开了全军政治工作干部会议,初步检查了远征中的政治工作,进行了新的一年的战斗动员,提出了在湘黔边创建新革命根据地的任务,为此后的长征扫清了思想障碍。

1936年1月3日,红二、六军团相继进驻晃县(今新晃侗族自治县)龙溪口、波州一带,只派出少数部队向北活动,以迷惑敌人,主力部队则原地休整,相机反击尾追之敌。这时,敌樊嵩甫、郭汝栋、汤恩伯3个纵队以为红军改道北上,均放慢了尾追的步伐,只有湘军李觉、陶广两个纵队尾追不舍,对红军后续部队造成了极大威胁。

为解除后顾之忧,红二、六军团决定利用晃县、芷江交界处的有利地形,组织便水战斗,出其不意地包围消灭敌人,为在湘黔边创建新的根据地争取有利局面。

便水位于芷江上坪、新店坪镇与晃县交界处。1月5日清晨,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红六军团第十六师、第十七师急行至对伙铺一线,分散成“U”字形设伏,布好口袋阵,静等敌人“钻”进来。下午2时许,敌先遣部队抵达距离“袋口”两百余米路程的山林时,发现了设伏的红军部队,便不敢前进,就地进行火力侦察。见计划被敌人识破,红军指挥员当机立断,决定将敌人压入开阔地带再一举歼灭。

战斗就此打响。红六军团五个主力团从高山密林中直冲而下,枪声、爆炸声,震耳欲聋。强行军一天的敌人遭此猛烈打击,仓皇回窜至附近的山坡高地。此时,敌人援军赶到,死守高地顽固抵抗,战斗打得异常激烈。

危急时刻,红二、六军团领导紧急分析了敌情,决定改变战斗部署。红二军团第四师和第六师兵分两路,计划切断便水渡口,再将敌拦腰折断,逐块消灭。

然而,当红四师赶到便水渡口所在的荷叶塘一带时,却发现敌人已占据了附近一带的山头。经过殊死战斗,红四师终因寡不敌众而未能突破防线,参谋长金承忠壮烈牺牲。同时,敌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跟进,红军原计划的打敌一个师变成了与敌三个师交战。

激战进行了一整夜,敌人凭着武器优势,疯狂抵抗。红军不怕大雪路滑,组成大刀队、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组织了一次又一次冲锋。双方在各战线上反复拉锯,打消耗战已成定局。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继续战斗对红军不利,1月6日黄昏以后,红六军团、红二军团先后撤出战斗,向贵州方向战略转移。

便水战斗,是红二、六军团长征以来打得最激烈的一场战斗,敌我双方伤亡都在千人左右。红二、六军团虽然未能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但也狠狠地打掉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成功遏制了敌人穷追的步伐,使红军大部队得以从容转移黔东,粉碎了敌人扬言将红二、六军团消灭于湘黔边界的计划。对此,贺龙风趣地说:“人怕老虎,不知道老虎也怕人。”

这正是:“声东击西行千里,披星戴月走夜郞。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请看《第十八回:孤军百战磨湾归建,转战千里出湘入黔》。

■手记

巍巍青山埋忠骨

孙敏坚 王曦

在芷江侗族自治县新店坪镇上坪村南面园艺场的山坡上,屹立着一座被苍松翠柏环绕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它就是为纪念在便水战斗中牺牲的红军而修建的。

纪念碑的背后,安静地躺着9座红军墓。除了3座墓碑有名字外,其余6座埋葬的都是无名烈士,只有墓碑上的红五星,记载着他们生前的英勇与不屈。

我们走上前,恭敬地在墓前献上一束花。乡贤刘良柱告诉我们,这周围的山上还有好多红军墓。小时候在山上放牛,家族的老人时常让他们向一个个土堆鞠躬、作揖,老人们说,没有这些牺牲的红军,就没得平安日子过。

万里长征路,里里兴国魂。两万五千里征程,红军翻越了皑皑雪山,走过了茫茫草地,没有人能准确地说出,究竟有多少年轻的躯体被黄土覆盖,有多少对未来的憧憬被沼泽淹没。那些没有姓名的墓碑面朝南方,望着他们遥远的家乡和一路拼杀过来的万水千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80年过去了,历史不会忘记那些长眠于此的烈士,是他们换来了今日的美好与繁荣。他们用鲜血铸就的精神丰碑永远高高矗立,激励着我们坚定理想、砥砺意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相关专题:历史与高山同在——红二、六军团长征记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