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新实践·新湖南|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

2016-09-29 06:11:47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蒋俊]
字体:【

■编者按

为深入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迎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从今天开始,本网推出由省委宣传部组织撰写的“新思想·新实践·新湖南”系列专题文章。这组文章,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把握适应引领新常态、实施“一带一部”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省、全面从严治党等7个方面,总结阐述了近年来我省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上的认识与实践成果,敬请关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认真把握和贯彻这一总要求和大趋势,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以协调发展构建平衡发展新格局,以绿色发展建设两型生态新家园,以开放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以共享发展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努力走出一条引领湖南发展的健康之路、富强之路、光明之路。目前,五大发展理念在全省上下日益深入人心,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是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不创新,发展就没有前景;不协调,发展就不会平衡;不绿色,发展就不可持续;不开放,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共享,发展就没有意义。五大发展理念是我省“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实现发展目标的思想武器。我们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将其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部署中。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是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十二五”以来,我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健康,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民生持续改善,但也存在不少深层次的发展难题:比如,区位优势独特,但对外对内开放水平较低;产业基础较为雄厚,但综合竞争力不强;教育与科技资源较丰富,但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两型社会建设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但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增速较快,但县域经济、开放型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金融服务业等“四大短板”制约依然严重。省委、省政府认为,五大发展理念,为破解我省发展难题提供了根本方法。比如,通过创新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可以提升县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拉长县域经济短板。又比如,我省外贸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通过坚持开放发展,就能更好地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从而提高开放水平,将湖南打造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是厚植发展优势的必然要求。厚植发展优势,就是厚植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省处于“一带一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我省承东启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凸显。我省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发展潜力优势巨大;文源深、文气足、文脉广,人力智力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高,更是我省的最大优势、最大财富与最大潜力。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思路与模式的重大创新,为我省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广阔空间。比如,坚持创新发展,有利于湖南的文化、人才、科技等创新要素更好地聚集融合,产生裂变效应,催生新产业,形成新优势;坚持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湖南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高度融合、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融合,进而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坚持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有利于让良好的生态环境真正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让三湘大地的天空真正蓝起来,江河清起来,土壤净起来,让老百姓既分享发展红利又享受绿色福利。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强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时期的核心任务,是全省上下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湖南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连年提升,但也面临不小的挑战。比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同时面临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政府债务、金融风险、财政收支平衡困难、实体经济下滑等风险。贫困人口数量仍比较大。截至2015年年底,我省还有51个重点扶贫县,2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8000多个贫困村,约有465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脱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和难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较大压力,洞庭湖的水质呈下降态势,14个市州所在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平均超标天数比例达22.1%,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等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全省农田污染问题也较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省委、省政府认为,只有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才能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升服务业比重,提升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提高出口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产业结构优化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才能实施“靶向治疗”,真正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落细落实,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武陵山、罗霄山连片地区区域性整体贫困。只有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才能使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以“五新”要求为引领,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新理念是解决发展问题的“金钥匙”。 省委书记杜家毫强调,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大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从陈旧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惯性中走出来,真正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赢得主动、获得更好发展。省委、省政府结合湖南实际,围绕“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着力在实现“五新”上下工夫。

——坚持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是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强大引擎。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创新资源向创新活动集聚,促进发展动力加快转换。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进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高端装备、先进储能材料等一批关键技术协同攻关项目,建设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国家级创新中心。二是全面构建产业新体系。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推进服务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构筑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行企业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转化清单制度,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和农村“星创天地”。推进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深化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四是激发大众创业新活力。设立“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资金”,设立创新创业园区126个,基本覆盖所有县(市、区)。设立总额1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争取11个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基金。通过推进科技创新,我省涌现出超级杂交稻、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高铁电传动系统、“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等一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

——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平衡发展新格局。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我省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我省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各方面,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一是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构建“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区域新格局。依托长株潭两型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湘江新区,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增长极;依托城陵矶港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打造岳阳新增长极;依托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面对接珠三角开放发展,打造郴州新增长极;依托交通枢纽优势,把怀化打造成辐射大西南、对接成渝城市群的新增长极;大力建设京广高铁经济带、环洞庭经济带、湘中走廊经济带、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改革完善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城市宜居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引导农民进城居住,同等共享优质公共服务。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推进以城带乡,通过工商资本下乡、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产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以及推进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户籍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各类资源向农村流动,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三是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实施保障基本文化服务、打造文化精品、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构筑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等6大举措,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增强湖南文化的辐射力和凝聚力。2015年全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达1714.12亿元,占GDP比重约5.9%,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两型生态新家园。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是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体现。我省以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为目标,大力加快两型社会建设。一是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第二阶段改革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绿色湖南建设加快,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清水塘等五大区域整治效果明显。节能减排阶段目标全面实现,主要江河Ⅲ类以上水质达到96.9%,县以上城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2.2%、99.2%。近两年关闭小煤矿588座,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7%以上,湿地保护率达70%以上。二是构建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屏障。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地制度,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态红线保护、生态补偿、责任追究、环境保护督查和环境监督执法等制度,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和耕地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重点推广新能源发电、城市矿产再利用、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十大清洁低碳技术,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和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制定公益林分类分区域生态补偿办法。三是深入开展两型示范创建活动。基本完成湘江新区综合生态补偿、株洲综合执法体制、湘潭绿色GDP评价等改革试点,实施昭山等生态绿心地区示范片发展工程。积极推进石门县、江华县全国重点生态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着力抓好武陵山片区、湘江源头区域、衡阳、宁乡等4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坚持开放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内外联动问题,是我省走向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省坚持以融入长江经济带为路径,培育开发开放发展新动力,推进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一是不断强化基础保障。实施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和湘江二级航道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快石长复线、蒙华、怀邵衡、黔张常等铁路线建设,新开工建设长益扩容等高速公路项目,启动环洞庭湖公路建设,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公路。加快长沙机场飞行区东扩工程和张家界、常德、怀化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邵阳武冈机场。推进新建岳阳、湘西、郴州、娄底机场和迁建永州机场前期工作。二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出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开放平台、生态环保等4个重点方向,确定并全力推动112个重大项目的实施。湘江新区建设加快,2015年共铺排重大项目147个,工程建设总投资1315亿元,同比增长22.2%。三是加快推动区域合作。2015年4月,我省与江西省签署协议,探索在湖南长株潭地区和江西赣西地区共建开放合作试验区,打造跨省区域合作示范区、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区,构建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随后,与湖北省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协议》,商定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同年6月,湘沪两省市签署框架协议,全面加强双方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市场开拓、航空海运、海关出口等方面的合作。四是高效服务企业主体。出台18项支持湖南外贸稳增长、10项加强进口措施。强化贸易服务便利化,构建湖南加工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加工贸易业务网上审批、在线服务。力促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外贸新业态发展,综合运用关税、保税、监管等手段,支持开展“E邮宝”、个人物品快件业务等。积极优化政策环境,促成国家将湖南重点产业硬质合金出口退税率从9%提升至13%,50余家企业直接受益。

——坚持共享发展,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让三湘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现实要求。一是实施精准扶贫工程。以武陵山、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脱贫奔小康为首要任务,深入实施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抓好发展生产、公共服务、全面教育三件大事,着力完成每年脱贫100万人的目标任务,打赢扶贫攻坚战。二是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在全省中小学取消重点校、重点班,着力破解大班额和择校等难题。推进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推行名校“一带多”的方式,有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教育的发展公平,将全省所有县(市、区)纳入“全面改薄”范围,分类分层给予支持。推进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全省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医保制度,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人。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按政策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城乡低保指导标准,逐步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贫困标准融合;提高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补助水平,为低保家庭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实行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积极探索省级医疗统筹,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和服务。在全省建立养老、失业、医疗多领域的“一卡通”便民平台。

着力形成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保障机制

为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省注重健全保障机制。

——加强培训,提升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能力。我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培训,先后举办了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党建专题培训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把五大发展理念转化为引领全省经济社会改革的具体措施,在改革实践中找准发展定位,更加注重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判,更加注重战略思维的提升,确保制定的重大规划、出台的重要举措符合五大发展理念。

——坚持三个结合,优化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工作方法。五大发展理念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我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一是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针对经济增长乏力、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并存等问题,我省采取扩大投资、加快行政审批、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消费等稳增长举措。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推动“三去一降一补”(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积极培育新动能,产业升级明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二是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针对开放型经济发展不足这一问题,我省努力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解决发展问题的能力。省商务厅组建了8个产业联盟,推动优势企业、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实现产业链的“走出去”,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境外中方合同投资额、对外直接投资额、央企入湘数都实现大幅度增长。三是坚持全面小康和重点扶持相结合。针对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地区差距,我省既鼓励长株潭等地区突出两型社会和城市群建设的优势,朝着“三个率先”的目标大步迈进,又重点扶持武陵山、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健全考核体系,形成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倒逼机制。2012年,我省开始在长株潭三市全面试行绿色GDP评价体系,37个层面的22项绿色GDP评价指标纳入省绩效考核。全省从2016年开始,将实行三位一体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全面考核各级党委政府与领导干部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发展的能力和绩效。韶山市首推全国绿色GDP改革试点,把环境治理考核控制指标纳入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干部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等情况进行审计。各级政府逐一明确监管部门、监管单位和责任人,实行考核评估,为建成青山永驻、绿水长流、风景优美的生态新湖南提供了尚方宝剑。我省每年还制定和完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清单,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相关责任和考核指标,并将考核得分直接纳入年度绩效评估得分。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和依归。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湖南的未来发展铺就了光明之路。有了新发展理念的“指挥棒”,湖南必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赢得主动、获得更好发展。

(省委宣传部理论处供稿)

相关专题:新思想•新实践•新湖南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