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朱有志,1953年2月生,湖南新邵人。教授,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生导师。曾任湘潭工学院(现湖南科技大学)副院长、常德师范学院(现湖南文理学院)院长、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湖南省政协常委等职,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经济哲学、区域经济、社会科学管理等研究。现任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朱有志(右二)在开慧大道现场。 通讯员 摄
记者 李传新
朱有志,一位农民的孩子,当过大学校长,曾在湖南省社科院院长的岗位上工作了13个年头。如今,这位专家型厅干,在长沙县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已有7年了。
9月13日,记者在开慧村村部见到了他。一见面,他就笑着说:“不要叫我院长,我是开慧村村民。”眼前的朱有志,个子不高,身材有些消瘦,但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神清气爽,完全看不出已有63岁。
一个正厅级干部,为什么退休后选择长驻乡村,当一个不拿薪水、不拿补贴的村支书呢?
1.有时半夜三更,村干部还会接到他的短信
谈起到开慧村任职的事,朱有志说,“我这个村官是要来的”。在湖南省社科院当院长时,他牵头负责的国家课题“农村新型集体经济”需要经常到基层进行调研,后来干脆给长沙县委书记写信,要求到开慧村任职。
2009年12月16日,时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的朱有志正式兼任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任职会上,朱有志说:“我是一名农村工作研究者、一个农民的孩子,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能更直接、具体、深入地服务农村,服务乡亲。”
2013年12月,朱有志从湖南省社科院院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后,更是专心扎根开慧村。他给自己提出了“三个不要”和“一个不会”,即不要薪酬、不要一亩地、不要解决一个农村户口,不会在开慧村谋取任何个人收入。为了一心一意当好这个村官,朱有志在2012年推掉了两所民办高校年薪100万元的聘请,2014年又辞谢某公司年薪200万元的聘请……
到底是什么信念让他扎根农村呢?他说:“我们这代人长在红旗下,有个时代情结,就是想为党、为人民群众多做点实事。我来开慧村任职,不是为了树一个典型,而是把它作为农村工作的观察站,通过亲身经历来发现当前农村基层工作的难题,发现农民的困难,思考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担任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后,朱有志立下多项新规:如每天都要有村干部在村委会上班,让群众办事找得到人;村支两委成员每周都要写工作总结和下周工作计划。新规实施后,村民感觉到村委会办事比以前方便多了。村主任彭文说,朱书记来了之后,村干部都感觉工作节奏快了,比以前更紧张了。有时会议上一些未尽事宜,朱书记会发短信先让大家思考一下,第二天再研究探讨。有时半夜三更,村干部还会接到他的短信。
2. 弘扬母爱文化,编写《杨开慧》一书发给村民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主席曾用“骄杨”赞颂他的爱人杨开慧。
杨开慧的家乡开慧村,地处长沙县北部,距省会长沙30公里。
开慧陵园离村部不远,从山脚公路至墓区约150米,由三层梯形平台相连,每层有石阶,近百余级。陵园里有杨开慧塑像,还有她两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的塑像,也有杨开慧的次子毛岸青和儿媳邵华的墓地。
在杨开慧纪念馆的右后方是杨开慧故居,小青瓦的平房,坐北朝南,前面建有防护矮墙,形成院落,约有680平方米。看完故居之后,对杨开慧,杨昌济,以及这个家族充满了敬意。
一到开慧村任职,朱有志就说:“在开慧村,弘扬母爱文化是我的职责。”
每年的春节、清明节和先烈诞辰日,开慧村的干部群众要去开慧烈士墓前敬献鲜花,表达敬意。
古人说,好女富三代。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孝敬父母是正确建立人生道德观念的基点,更是建立一个地方文明风气的基础。在朱有志看来,开慧烈士是伟大母亲的典范。缅怀先烈、祭拜先烈不仅是一个表达敬意的过程,更是感悟崇高、培养正气、弘扬美德的过程,对正人心、扬正气作用巨大。因此,他不仅通过祭拜先烈等方式从形式上将弘扬“红色母爱”制度化,还编写《杨开慧》一书发给村民学习。从去年开始,村里以母爱为主题,每年在开慧陵园前坪广场举办“开慧村母爱文化艺术群英会”,朱有志每次都带头表演。晚会节目由村民自编自导,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村民参与其中,亲身感受母爱文化的熏陶。
现在每年到开慧陵园参观祭拜的游客越来越多。朱有志向记者介绍,开慧村正在规划建设开慧母爱文化产业园,包括母爱文化教育基地、母爱亲子主题游乐园、全球母亲论坛、母爱经典故事景观园、母爱诗词书画展览馆等,要把开慧村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母爱文化教育基地。
3. “知识改变命运,农民一定要多读书”
出身农民家庭,在农村长大的朱有志,深感文化的重要性。
在开慧村当了7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朱有志,深感农村基层工作有很多难题。在他看来,对农民关心不够、教育不够是当前农村工作最主要的问题。
关心农民,首先要关心农民孩子的读书问题。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在朱有志的努力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与开慧小学“结对子”,每年派老师和学生到小学讲课,小学的老师可以随时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习。村里还决定给考上二本以上的大学生奖励。
建在村部的“农家书屋”,也是朱有志经常光顾的地方。村委会委员缪亚林对记者说,朱书记一有空就会到这个书屋来看看,并对大家说:“知识改变命运,农民一定要多读书。”
朱有志把自己写的书也赠送了一些给村里的“农家书屋”。2014年,他还联系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给开慧村“农家书屋”赠送了200多册书籍。记者在这个农家书屋看到,房间三面墙都是书架,整整齐齐摆满了各种书籍,文史、生活、实用科技等方面的都有。4张桌子上都摆了电脑。正在借书的村民李小洁说:“有了新的借书卡,这个农家书屋就像城里的图书馆一样了。”今年全面升级后的农家书屋,全部采用数字化管理,3000多本图书,只需用鼠标轻轻一点,所有图书信息便一目了然,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借阅。目前,全村已有1000多名村民免费办理了借书卡。朱有志说,全村现有3个这样的农家书屋。
对农民帮助最直接的无疑是与湖南农业大学的“联姻”。村民郭佳良说:“朱书记专门请湖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这个办法很好,很有用!”
朱有志还先后联系湖南大学、湖南师大、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10所高等院校,组织师生到开慧村建立研学基地,与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让村民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4. “作为村官,就要挨得起骂,受得了气”
在朱有志看来,农村工作就是“凝聚人心”的工作,做好农村工作要多关心农民,敢于教育农民,要宣传和坚持集体主义。
朱有志十分注重团结村里的老干部和老人,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要听听他们的意见,过年过节还要到户慰问。但在采访中,朱有志坦诚地告诉记者,他到开慧村任职以来,也受过不少气。有些是自己的工作方法有问题,有些是村民不理解。
比如修建开慧大道,这是连接开慧故居和任弼时故居的“红色旅游大道”,从立项到开工,两年多来朱有志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没想到开工时会有村民阻工,甚至有个别村民扬言要他滚出开慧村。为了修好这条路,朱有志可以说是不顾老脸到处求人,却遇到这样的结果,当时心里确实有些想不通。后来通过发动村里的老党员出面做工作,阻工的村民最后变成了修路的积极分子。
通过这件事,朱有志觉得,村民还是最听党的话,同时更坚信要加强对村民的教育。
村主任彭文介绍,朱书记经常在开会时对大家说:“作为村官,就要挨得起骂,受得了气。”
在党员管理上,朱有志提出“党员就在手机边,党员就在微信里”的思路,建立了流动党员群,随时掌握流动党员动态。
问及今后的打算,朱有志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开慧村就是我的家,我会一直干下去。
■采访手札
“开慧村语”:
为思想而行动
李传新
在开慧村村部二楼朱有志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叠扉页上写着“开慧村语”的笔记本,从8月26日起,他的第14本笔记本也写了好多页了。
朱有志说,这些“开慧村语”,既是他的工作日记,也是他的思想历程,记录了他从2009年担任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在开慧村的一些经历和思考。“为思想而行动”,正是这位理论研究型领导与一般干部的不同之处。
随手翻开这些“开慧村语”,不禁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
2014年4月4日:
今年农历正月十四日,村党支部、村委会全体成员在这里祭拜了开慧先烈。紧接着,在年后的第一次村支两委会上决定:从今年开始,村干部带头,在春节、清明节和先烈诞辰日到陵园来缅怀先烈、学习先烈,并号召全体村民主动缅怀先烈、自觉学习先烈。
2016年9月2日:与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彭文谈话。
在村一级领导工作中,有两种倾向性问题要引起重视。一是乐于关心群众做得不够,这要提醒大家时刻注意,因为这是党的宗旨。但当前在实际工作中,村组干部里面不敢大胆教育群众也是一个倾向性问题。因为这一点,会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所以要提醒各级干部特别注意。
看着眼前这厚厚一叠的“开慧村语”笔记本,不禁为这位60多岁的老党员所感动。退休后的朱有志不是想着自己享清福,而是老有所为,老有贡献,心系农村,心怀群众。新乡贤有文化见识,有奉献精神,涵养一方的文明教化新风。朱有志身上体现了这种精神。
在与朱有志的交谈中发现,他性情率真,做事认真。他坦诚地告诉记者:“虽然退休了,但我们这样的老同志还是希望能为社会发挥一些余热,为党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由衷地为开慧村有这样的好村民感到高兴!
■众说新乡贤
“经常看到
朱书记办公室亮着灯”
我和有志书记共事3年多了。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工作的热爱。他是一位少见的“工作狂”,虽然60多岁了,但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到开慧村以来,他除了在长沙开会、调研外,其他时间几乎泡在村里,有时为了研究村里的工作,经常开会到晚上11点多钟。村里的干部刚开始还不适应,现在都习以为常了。一位退休的正厅级干部,为了开慧村的发展,一不拿村里的工资,二没有任何补贴,如果不是和他共事这么久,还真让人难以相信。
——开慧村村委会委员缪亚林
朱书记真是一位“下得力”的好干部,有很强的事业心,对村里的工作热情主动,计划好的事情会想方设法去做。尤其是开慧大道的建设,更是让他操碎了心。
——开慧村老党员常佳如
开慧村村部就在我们余家坳组。由于修路、建学校、建故居,余家坳组村民人均土地很少。我长期在外面打工,这两年因为父母都80多岁了才没外出。我们家6口人,人均2分地,种的粮食自家人都不够吃。听说现在要集中建社区,规划建设开慧大楼,建游客服务中心,我很高兴。这都是城里来的“厅长书记”正在办的大事。虽然平时很少与村干部接触,但村里做了什么事,大家都看在眼里。我感觉他是一位“霸蛮”的领导。晚上到村部散步,经常看到朱书记办公室亮着灯。
——开慧村余家坳组村民缪文革
(李传新 整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