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物语】一只竹碗:诉说军民鱼水情

2016-09-23 06:56:3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勇 赵宗山] [编辑:印奕帆]
字体:【

刻有“陈珍号记”字样的竹碗。

赵宗山 摄

记者 陈勇 通讯员 赵宗山

我叫“陈珍号记”,是一只竹碗,我的名字是80多年前一位红军战士帮我取的。

1935年11月,任弼时、贺龙领导的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县出发开始长征,大军翻山越岭,途经老百姓家门口时,军纪严明,不拿群众一点东西。当地百姓深受感动,纷纷出门给他们送水喝。

红军到达大庸县(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新桥镇老木峪村时,时已深夜,不少战士又困又饿,队伍停下来稍事休息。王四婆等群众见红军战士用竹碗盛的饭已经吃完,就在自己家做饭送给红军吃。一位战士吃完饭,将雕刻有“陈珍号记”4个字的南竹饭碗送给王四婆,说用这个竹碗来补偿吃过她的大米饭,请她一定把这个竹碗留下来保存好,将来革命胜利了,再来感谢她的恩情。王四婆就成为了我的主人。

王四婆从此珍藏着我,用作自家的米升,她和我一起,等过8载等10年,盼了春天又盼秋,革命胜利了却始终没有等来刻写“陈珍号记”4个字的红军战士,或许他早已牺牲了。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过上好日子,有多少红军战士甘愿赴死,连姓名也没有留下!虽然王四婆不知道这个红军战士的名字,但他在她的心里永远活着,她给儿子黄胜全、黄胜友等人经常讲我的来由,告诉他们不要忘记红军的好,2008年她去世前,郑重地将我传给了长子黄胜全。

黄胜全是当老师的,我跟着他执教多年,从没离开过他身边。他退休后,便将我珍藏在家中书柜里,要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教育子孙后代永远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黄老师有知识,接触的人也多,从不少老人口里知道,当年红军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生活极其艰苦,但是大家克服艰难险阻,为劳苦大众谋幸福。我作为一节竹制品,因为轻便耐用,用途可大呢。当年红军就地取材,用南竹制作形状像米升一样的饭碗,有的外边雕刻精致,有花纹,有的刻上红军战士的名字,上面是竹盖,下面是容器,既可以盛饭菜吃,又可以舀水喝,还可以用做米升,或者装其他物品,红军将我背在布袋里,方便打仗和生活使用。

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2015年9月,张家界市永定区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开始重走长征路,沿着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大庸县的路线,征集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战场、重要途经地、重要人物、重要文物等红军史料,在新桥镇老木峪村时,已经担任村主任的黄胜友向工作人员介绍说,他的母亲王四婆生前经常给一家人讲红军长征的故事,并保留一只红军用过的竹碗,这样,我才为更多的人所知。

80多年前,红军战士用我装饭喝水,边行军边吃,足见红军长征的艰苦,但是没有一个红军官兵叫苦怕苦,所以长征胜利了;吃老百姓一碗饭,给几个铜钱或者一个物件作为饭钱,见证了革命军队的严明纪律、军民之间深情厚谊,所以革命胜利了。

相关专题:长征物语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