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红军入川 险境中留下辉煌诗篇

2016-09-21 07:42:10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印奕帆]
字体:【

记者 周帙恒 整理

本期联盟党报四川日报

红军长征入川,是经过的14个省中,自然环境最险恶、敌我战斗最惨烈、党内斗争最激烈的一个省份,留下了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越大草地等辉煌诗篇。9月上旬,党报联合采访团在四川,继续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重温历史瞬间。

巧渡金沙江

红军打响入川首战

红军入川的第一站皎平渡,是红军长征史上“巧渡金沙江”事发点。“这里就是当年红军渡江的地方。”指着皎平渡口一处水流稍缓的江边,会理县鹿厂镇中武山村村主任龙桂权说。

抢占皎平渡口,是当时全军能否顺利渡过金沙江,由云南进入四川的关键。1935年5月2日,中央对抢渡金沙江作出部署。5月3日晚,干部团前卫连到距离皎平渡两三公里的洪门厂,遇到船工张朝寿。红军请张朝寿带路,张朝寿欣然接受。

夜色浓重,干部团到达皎平渡口。此时,渡口有一艘船和一名船夫,原来这是送敌人探子过江探听消息的船。探子去向不明,船和船夫被红军收缴和俘虏。干部团仔细搜寻,又找到一艘废船。经过抢修,和缴来的船一并投入使用。

在夜色掩护下,船悄悄向北岸靠近。敌哨兵以为是南岸回来的探子,未明就里就被红军俘虏。随后,红军战士在岸上点燃一堆大火,报告南岸部队,北岸渡口已被占领。就这样,干部团没费一粒子弹,无一人伤亡,于5月3日晚成功渡过了金沙江。

占领北岸后,干部团找到4艘能容纳40至60人的大船和一艘小船,并找来37名贫苦船工。在张朝寿的带领下,船工们分成两班,7天7夜不停往返金沙江面,3万多红军成功渡江。

当敌人的“追剿军”赶到金沙江南岸时,已是5月16日,只能望江兴叹,无可奈何。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如今,在皎平渡金沙江北岸立着一个碑,刻有37名船工的名字,写着“共和国不会忘记”。

“死亡之海”变身湿地公园

红原县瓦切镇日干乔大沼泽,面积约250万亩,是红二、红四方面军左路纵队穿越草地北上的必经之路。因茫茫无际、渺无人烟,气候异常,被称为陆地上的“死亡之海”。

“那时候,草地气候更为恶劣,雨雪风雹来去无常。”红原县史志办工作人员杜艳介绍,尤其是每年的5至9月是草地的雨季,年降水量的90%在此期间注入地表,使本来就泥泞带水的草原积水成沼,连绵成片,草原的危险也导致很多红军牺牲在这里。

而如今,这里已被列为全国100个经典红色旅游开发区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国家还投资3045万元,启动实施了日干乔生态湿地恢复工程,恢复湿地近8万亩,并建成了湿地公园。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美丽的草原湿地风光,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附近的瓦切镇德香村就有17户牧民建起了家庭宾馆和牧家乐。德香村牧民班玛俄热就是其中一个。前两年,利用宽敞的定居房,他搞起了家庭旅馆,“每年平均接待游客12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万余元。”

在两百公里外的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西索村一组,立足卓克基官寨和红军纪念馆资源,全村80%的村民也搞起了旅游接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8万人次。”46岁的村主任金宝说,下一步,还要开发红军菜,吸引更多游客来。

相关专题:雄关漫道——党报联盟重走长征路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