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三立的诗:天然的荒茫与丰富

2016-08-26 09:23:0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清华] [编辑:万姗姗]
字体:【

张清华

我一直相信,一本诗集其实就是一件音乐作品,其中的每首诗彼此都具有奇妙的“互文性”——都是这音乐的一个片段,它们细细密密地连接着,互为乐句的延伸,或者背景装饰;或者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座好的建筑,每首诗都是其中的一个房间,一间密室,有幽曲的风景,别有洞天的摆设,它们彼此紧紧地连接着,互相支撑,互为背景,成为对方不可拆解和或缺的部分。

这是创造的奥秘,也是其间诱人的乐趣所在。如果没有这样的境地,在我看来,一本诗集的存在理由就大大减低了。蒋三立的《在风中朗诵》让我相信,它是属于这样一种关系的产物,也是一个臻于佳境的范例。

我与这部诗集的作者蒋三立其实只有一面之识,对于他性格为人的细节所知无多,但他的诗歌却似乎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其人、感知其心的很好的入口,这大约也可以算作“读其诗想见其为人也”。在我看来,若说他是“忧郁”未免有些许夸张,但他必定是有一颗敏感之心的,他对世界保持了如此纤细和精微的感受力,也保持了一份洁净和易于“受伤”的状态——这是一种心灵敞开的,至少是未曾放弃人格准则与情怀胸襟的状态。对于一个进入中年且在这俗世生涯中混迹半生的人来说,这委实不易。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他是一个值得关注和尊重的诗人,一个接近于脱离了诸种功利之心的纯粹的诗人。

但这个评价我以为还不足以体现他的意义。如果要寻找一个可资比拟的例证,我想到的是上世纪40年代的冯至——现代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分量颇重的诗人,这很奇怪。虽然我并不能确定蒋三立诗歌写作的背景,以及影响的来源,但从诗歌的品质与诗意的取向来看,他同上世纪40年代写《十四行诗》时期的冯至相比,确乎有某些类似之处,这或许是属于巧合,但至少它表明,他的诗歌写作是具有哲学质地和形而上意味的,是有对于生命与存在的敏感之思的。

蒋三立是善于提炼和纯化诗意的一位诗人。他总能从寻常的事物与景象中,找见让人揪心的东西;从外部世界的物象中,找到和自己休戚相关的部分;从遥远或细小的客体身上,找到与精神和存在的玄虚之物互相感应的去处。这是他尤为令人钦佩的地方。虽然,在一些篇章中,他过于显得漫不经心和不事经营了,有些篇章也显得过于散漫,结构和节奏不太讲究,但总的来说,他是一位天生的高手——虽然下手很“轻”,却常常能够以轻见重,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他是“在风中朗诵”,风声确乎会掩盖或吹散他的声音,但这声音属于自然,属于善于倾听的生命,所以也就无须担心或刻意为之,因为它可以融入自然的共鸣和与天籁的混响之中。

忽想起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一位号称“深度意象派”的诗人罗伯特·勃莱,觉得蒋三立的诗,某种程度上也很像他倡导的一种理念,即去除理性和学院派传统的拘囿,通过引进中国古典诗、拉美诗歌以及欧洲超现实主义诗歌中的精髓,来缔造一种“奔流于大自然的,突然从底部和下层生长出来的树干与鲜花”一样的诗歌。蒋三立没有学院派的呆板与观念的堆砌,没有“知识分子写作”的“掉书袋”气,也不存在“口语派”的粗陋与蛮俗,更没有技术主义至上的本末倒置,却有一种天然的灵敏与悠远,荒茫与丰富。这是他最值得赞赏的地方。

(《在风中朗诵》蒋三立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