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贵州:改变红军命运之地

2016-08-26 08:38:35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印奕帆]
字体:【

记者 陈昂 整理

本期联盟党报 贵州日报

81年前,贵州遵义的一栋小楼里举行了一次会议,这场会议不仅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命运,还使得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随之改变。随后,中央红军在国民党数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四渡赤水,出奇制胜,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8月中旬,联合采访团来到贵州追寻红军的脚步,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改变中国命运的小客厅

这是一幢坐北朝南、临街而立的两层楼房,坐落在遵义市老城。小楼建于上世纪30年代,曾是贵州军阀柏辉章的私人官邸,占地528平方米。1935年1月7日,红军长征途中占领遵义,周恩来命人寻找合适的开会地点,相中此处。

1951年,有关部门根据康克清回忆的“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一棵大树”,再结合杨尚昆电告贵州省委“遵义会议在柏辉章的房子里召开的”等重要线索,最终确认会议旧址。1957年3月,杨尚昆回忆并证实当年会议所在旧址主楼楼上的小客厅,即为遵义会议召开时的会议室。经过复原与修缮,遵义会议会址于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从小楼西侧楼梯而上,经过一段走廊,便来到二楼的小客厅。在这个仅有27平方米的小客厅内,18张藤木椅子安静地围绕着一张赭色长桌摆放。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人正是围着这张长桌,召开了为期3天的遵义会议。

纪念馆讲解员介绍,遵义会议最大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在于,其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一决定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81年后,乘改革春风的遵义延续着红色之路,从一个小县城跃居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会议纪念馆也成为举世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2015年游客人数突破400万人次。

四渡赤水,用兵如神

1935年1月,蒋介石调集40万兵力,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为摆脱危局,毛泽东果断提出放弃原定北渡长江计划,西渡赤水河,由此拉开了四渡赤水的战幕。

赤水河流至土城地段,河面宽约200米,流速也较快。摆在红军将士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快速在水流湍急的赤水河上架设一座浮桥。

1月28日下午,周恩来亲自指挥工兵连紧急收集船只和木板、绳索等架桥必备的材料。由于红军纪律严明,深得民心,附近百姓都自发相助,纷纷将绳索、木头借给红军,甚至把自家的门板拆下来借给红军搭设浮桥。29日凌晨,红军放弃山炮等笨重武器后,分别从浑溪口、蔡家沱渡河。到当天中午,3万余名红军全部安全渡河。随后数月,红军驰骋于川滇黔边广大地区,穿插于敌兵之间,终于跳出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的成功,除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外,还有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当年红军已经掌握了作为国民党军队最高机密的通讯密码。1933年秋,廖承志从上海来到红四方面军,并带来了一本敌军密码破译法。由于掌握了对手的密码,红军轻易破译了上自南京蒋介石下至战场师团长的秘密电报,对其战略部署和部队动向全都一目了然。毛泽东利用红四方面军转来的敌军情报,挫败了蒋介石企图围歼中央红军的计划,将拥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玩弄于股掌之上,四渡赤水成为伟人毛泽东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81年后,我们在习水土城还能寻觅到当年红军的行踪影迹。很多房子上挂着红军驻地的牌子,一些老百姓仍然还在使用红军搭浮桥用过的旧门板,如当年朱德总司令居住的曾家糟房,至今仍然用的是当年架桥用的门板,参差不齐的两扇门上的弹孔清晰可见,仿佛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相关专题:雄关漫道——党报联盟重走长征路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