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呼唤新乡贤 乡贤点亮新农村

2016-07-29 09:58:32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蒋俊]
字体:【

7月27日,湖南日报“寻访新乡贤”系列报道座谈会在长沙举行。

湖南日报编辑部

7月27日,由湖南日报社主办的“寻访新乡贤”系列报道座谈会在火热的长沙召开,会场上热情洋溢、真挚诚恳的氛围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寻访新乡贤”系列报道有两个好:一是报道主动设置了议题,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生动的诠释;二是力求讲好故事,演连续剧,打组合拳。

前来参加座谈会的有报道过的新乡贤代表,这些乡贤是乡村中的一盏盏明灯,是新农村人们追求和希望的标杆,见贤思齐的模范。乡土呼唤新乡贤,乡贤点亮新农村。一个村有乡贤,这个村的品位、影响就大不相同。

各方面的专家们对湖南日报“寻访新乡贤”系列报道进行了深刻的点评,对接下来的报道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专家们的点评大大升华了我们对报道意义、价值、缺陷以及下一步继续提升的认识。

在做好第一季的基础上,我们将认真做好第二季、第三季的报道,以系列化、连续剧的方式推向高潮和深入。期待通过各方面努力,让新乡贤文化成为一种湖南现象。

近百年来,湖湘文化能立足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板块,乡贤文化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贤文化有深厚的土壤,要成为湖南的文化现象,除了新闻媒体报道,还需要文学艺术、理论探究、政府有关部门对乡贤文化的倡导和制度性安排,使新乡贤报道升华为惠及乡村人们的一种湖南独有的文化现象,起于报道,不止于报道,对社会进步和精神文化的丰富产生推动作用。

韩少功(资料照片)

新乡贤心语

“乡贤”称号更属于众多草根英雄

著名作家、海南省文联原主席 韩少功

乡村是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乡村的现代化转型,是数千年之未有的历史大变局。在这个意义上,不认识乡村,对中国的了解就只是空中楼阁;不建设好乡村,任何光鲜亮丽的现代化也只是虚有其表。

我因出差在外,不能参加这次新乡贤系列报道座谈会,只能遥表祝贺。

希望新闻媒体今后更多地关注“三农”,更诚实、更敏锐、更深入地揭示现实难题,更热情地发现和支持各种积极力量,对新农村建设的攻坚战,形成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思想文化驱动。

梁潄溟、晏阳初办过几所乡村学校,当然功不可没。但最终有效实现乡村识字率全面跃升的,却是新中国组织和动员起来的亿万民众,是数以十万计的乡村自建学校,是“一个也不能少”社会关怀和奋斗精神。由此可见,乡贤这一称号不仅属于知识精英,更属于乡村众多默默无闻的干部和群众,那些最朴质、最艰难、最有承受力和创造力的草根英雄。

借此机会,我们也许不应忘记向那些未能进入报道的无名乡贤表达敬意。

那些胼手胝足摸爬滚打的梁潄溟、晏阳初们,可谓吾国吾民之大贤。

黄祖示(资料照片)

只要有力气,我会继续为老百姓服务

湖南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 黄祖示

我因为远在广州检查身体,未能参会,非常遗憾,特发来短信予以祝贺。

湖南日报记者今年6月采访了我,并作了《将军解甲不下鞍》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报道,将我誉为时代“新乡贤”,这是对我这个老共产党员的鞭策和鼓舞。报道的影响很大,我的许多战友同事都看到了,说文章真实感人,纷纷打电话和我交流感受。可我却觉得受之有愧,我只是为家乡韶山长湖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我是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和雷锋思想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不管年纪大小,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应该讲政治、顾大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今年76岁了,虽已老迈,但永远跟党走的心不变,只要有力气,我会继续为老百姓服务,奉献自己的余热。

陈黎明

新乡贤文化要与扶贫紧密相连

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公司董事长 陈黎明

我当过兵,是共产党员,也是个商人,如果没有几十年在农村始终如一地做事,老百姓是不会认可我的。我体会,新乡贤文化要与扶贫紧密相连。溆浦雪峰山地区贫困人口还有8万人,都说扶贫要让穷人跟着能人走,到底什么是能人?钱再多,官再大,老百姓不认可,就不会跟着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扶贫寻找能人的过程,就是寻找新乡贤的过程,扶贫要跟乡村文化重构、乡贤文化再造相结合。

当今农村大部分地区缺乏宗祠这样的文化精神载体,而溆浦龙潭保留了60多座祠堂。当地有些宗亲虽然钱赚得并不多,但愿意投入到祠堂建设上,他们主持祠堂事务,在当地威望高,也是新乡贤。要重视宗祠文化的建设,保护新乡贤文化的载体。雪峰山地区有着乡贤文化传统,这从曾国藩时代开始就是一脉相承的。当时很多官员解甲归田,当乡贤是很光荣的。现在做乡贤靠的是情怀。我认为要多挖掘雪峰山区域的乡贤文化,发展好这片湖南的“父亲山”。

刘启后

我品味到了文化的力量

民俗摄影家、民间文化研究者 刘启后

几十年来我长期在乡村游走,接触了大量乡民,深刻感受到乡贤文化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湖南日报“寻访新乡贤”系列报道呼吁社会一起关注乡贤文化,是件大好事!如果有一大批有思想、有内涵、乐于奉公的人士活跃在乡间,就能更加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丰富乡土文化,挖掘乡村魅力。

我痴迷于民间传统文化,尤其是我家乡的花瑶文化。为了探究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独特内涵,几十年来我一直沉浸于抢救、挖掘、记录花瑶文化,越沉下去越发现,当我们用心向世界推介花瑶文化后,花瑶同胞的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生活愈加美好。这让我品味到了文化的力量!

现在我做的这些事,可能不被世人完全理解,但每想到这些无形资产能为家乡做一点贡献,为家乡添砖加瓦,我就感到十分自豪。我真心希望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加入乡村建设,为弘扬传统文化作贡献。

夏昭炎

我是孤儿,回农村是为感恩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夏昭炎

我为什么要回归农村?因为我是孤儿,没有乡村的父老乡亲,我连生存都是问题,更没法读书、走出农村。我对农村有很深的感恩情怀。

农村需要文化。我们从办农家书屋开始。一开始上面没有什么支持,我就自己办,找学生、朋友帮忙。大家都给我寄书过来,好多出版社都给我寄书,我们的书比一般农家书屋的书都多。不仅多,这些书还适合农村妇女、老人、孩子读,大家都爱看,现在借书次数已累计1万次,这在我们那个小村子,是个了不得的数字,说明大家都爱看书了。

一到暑假,孩子们都没事了,我们就办了所少儿假期学校。几年前刚办时只有20多个孩子,今年暑假来了111个孩子,不仅有本村的,还有隔壁村的。我去动员村里的、县里的教师,包括退休教师,还有支教的大学生,都请到学校来。我们不收费,还对学得特别好的孩子进行奖励,奖品就是新书。

新农村应该是有文化的农村。我小时候也是通过学习、考学而走出农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现在我重新回到乡村,就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

是乡村和社会造就了我,给我一个“新乡贤”的名头。当了“新乡贤”,我就要尽己所能回馈乡村、回馈社会。 (湖南日报记者 肖欣 杨丹 陈薇 余蓉 胡宇芬 实习生 王凡 卞寒月整理。本版照片除资料照片外均由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