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把深情慰乡亲——新华垸受灾群众安置点见闻

2016-07-14 07:54:24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万姗姗]
字体:【

7月13日,华容县马鞍山实验学校受灾群众安置点,学校老师在组织受灾群众跳广场舞。记者 徐亚平 徐典波 摄影报道    

7月13日,华容县实验初中受灾群众安置点,党员老师带头为受灾群众提供饮食服务。 记者  徐亚平 徐典波  摄影报道

华声在线7月13日讯(记者 徐亚平 徐典波 通讯员 张脱冬 刘立武)还是有雨,还是闷热,华容县新华垸受灾群众究竟生活得怎样?7月13日,记者冒雨走访了华容县几个学校集中安置点与围堤搭棚安置点,结果让人欢喜:住得安稳,吃得不错,受灾群众大都感到比较满意。

“真有家里的感觉”

“天灾突降,家园被毁;洪水无情,人间有爱。”13日一早,记者走进马鞍山实验学校,进门便看到“受灾群众服务流程图”、“受灾乡友临时安置点路径引导图”、“服务点分布示意图”等8块宣传板。学校副校长谢佳鹏说:“全县17个学校安置点,都是这个‘标准’。”

走进用教室整出的安置房,一间可安置10多人。记者见到,窗户装了纱窗,门上安挂了纱帘,室内地面铺了彩条布并整齐地垫上凉席。每张凉席的一头,有序摆放着一个大桶子,里面有毛巾、衣架、牙刷等。谢佳鹏介绍,这个安置点一共接纳了500多名受灾群众(主要管吃),18间安置房晚上住宿的有230多人,是集中安置点中人数较多的一个。

“真有家里的感觉。”黄蓬村村民阳红一家3口和岳父母住在同一间。阳红说:“干部、老师真好!席子、被子不少是他们捐的。干部想得很细,生活用品样样全,还配了牙签呢。晚上点了蚊香,房内没蚊虫。虽然没空调,但有电风扇。”

学惠村82岁的村民龚爱云闲来无事,在与邻居拉家常。她告诉记者:“安排得好,工作人员总问我还有什么需要。”她补充说:“这里好是好,但是家里的冰箱、电视在一楼,被水浸泡了,又怕小偷,还是想回家去看看。村干部告诉我,先安心住下来。”

说话间,学校五(3)班贺子豪和三(3)班蒋一一等学生的妈妈,提着桶子和抹布,来到教室做卫生。贺子豪的妈妈说:“家长志愿者轮班干,专门负责卫生保洁。”

11时许,县实验初中安置点黄蓬村村民黎蓉找到了驻校民政干部李建华,反映从网上看到,有人捐赠了尿不湿和奶粉,自己1岁的小孩正缺这些。李建华连忙登记:“有就一定想办法!”1小时后,黎蓉追到食堂找到记者:“干部通知我,奶粉、尿不湿马上就到了!”

李建华和涂华是县民政局派驻实验初中安置点的负责人。他们每天从早上7时干到晚上12时,第一天还干了个通宵。李建华说:“站着都想睡觉,但不能睡。老百姓受灾了,我们应该多帮点。”

在实验初中安置点墙上,记者看到“上高村”、“红星村”等名字。受灾群众称,受灾村的村名都有,县、乡、村干部和老乡来了,就在这里谈话,免得找不到人。“还是干部、老师想得细。”治河村村民黎咸球伸出手臂给记者看,“我老家是长江边集成垸的,现在政府安置得很周到,我皮肤还蛮好的。”

在侨联环城学校,几个老师对记者说,王树林老师主动安排了17人到他家居住,还自掏腰包添置了凉席、牙刷、牙膏、毛巾等。

听说溃口堵住了,登艮村村民周月莲夫妇从县实验小学安置点赶回了村里,县民政局送来了帐篷等物品。在6个老乡帮助下,他在大堤上安家了。记者沿大堤走访2公里。当地有20余户陆续返乡,围堤就近安置。周月莲说:“虽然条件不太好,但离家里近,好歹有个照应,可早点重建家园。”

  “三菜一汤,吃得不错”

12时12分,记者走进实验初中安置点食堂,300多群众在用餐。菜谱上写着:土豆烧肉、茄子炒肉、手撕包菜、银鱼蛋汤。记者随机采访,答案大同小异:“三菜一汤,吃得不错。”

“中餐、晚餐三菜一汤,有肉有鱼。”黄蓬村村民丁佑芝说,“昨天中午吃的是芹菜炒肉、煎豆腐、海带汤和白菜,昨晚是辣椒炒肉、酸豆角炒肉、卷心菜和西红柿蛋汤,每餐菜谱都有变化,口味不错。”

“不仅要让他们吃饱,还要尽可能让他们吃好。”校长彭志宏告诉记者,“第一天只有100多人在这里就餐,今天已有300多人。按政府每人每天15元标准做,但学校还是做了适当补贴。桌子和食堂用品都经过了酒精消毒。”

掌厨的是有18年工作经历的吴德华师傅,他说:“每天一设计,每餐一安排,荤素搭配,咸淡搭配,营养搭配。照顾老人和小孩,还安排了蒸蛋和粥类。”

安置点食堂内,下高村村民陈汉武正在吃着酒菜。酒是哪来的?他笑着说:“水来得太快了,我就只带了点酒出来。”

王大平老师参与打完菜,又带两位教师志愿者来收捡餐具。一位老乡说:“真辛苦你们哒。”王老师说:“难得请您来做客哩。”

记者走进三封中学,听老师们在夸校友黎邦远。原来,13日,听说有受灾群众安置在母校,黎邦远自掏1.2万元,按每桌300元标准自购食材,置办了40桌饭菜招待乡亲们。

中午,县安监局刘力、林业局易昊宇开着车,沿华容河大堤给围堤就近安置点送盒饭。菜品有鱼块、榨菜炒肉、青菜和咸鸭蛋。“去领饭哒!”登艮村村民何助春与邻居端着盒饭往回走。何助春说:“有人专门送饭和水,生活有保障。”

“吃住安心,就来跳个广场舞”

马鞍山实验学校医疗点内,县卫计局从章华镇卫生院调派来的医护人员肖燕、曹建群正在忙碌。联家河村60岁的村民刘先意天天来量血压,成了熟人。刘先意说:“以前也遭过灾,这次遭灾不光吃、住有人操心,看病还可陪聊天,闷(很)好。”

副校长戴昱介绍,医疗组24小时轮流值班,供应各种药品。如需去医院,可以凭身份证到指定的医院免费接受治疗。医护人员还主动承担了心理疏导的任务。

学校学习娱乐室内,桌上放着书本,围了一个长方形, 志愿者汤汝霞等人在照顾15个孩子。孩子们有的看《经典童话》、《美德故事》等书,有的在下跳棋。8岁男孩刘衍庚说:“我们在这里,一点不孤单。”

10时30分,马鞍山实验学校老师周文凤、罗红梅、段姣琼组织群众跳广场舞。周文凤说:“今天跳个《荷塘月色》。”近50位村民参与,77岁的李志涛、68岁的陈奇华也和着节拍,舞之蹈之。李志涛说:“吃住安心,就来跳个广场舞,套(方言‘沾’)了党和政府的光。”

65岁的村民刘青山被安置在城关中心小学安置点,他家3台农用机械被水淹没,他情绪很不稳定。校长张继凡听说后,主动与他交流,得知当天正好是刘青山的生日,便买了白酒,请他的朋友一起来给他过生日。

治河中学党员教师卢映霞组织15名教师,来到侨联环城学校等安置点当志愿者,对受灾乡亲和学生开展情绪安抚等工作。

安置点随处可见戴红袖章的党员志愿者。“学校一共有100多个老师,有68个成了安置点工作人员,还有30多位家长参与服务。”马鞍山实验学校副校长谢佳鹏说,“我们建立临时党支部,40多个党员戴上了红袖章亮身份,就是想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12时30分,马鞍山实验学校安置点,中脉科技岳阳分公司60多位爱心人士携价值2万元的物资赶到该校,志愿者马上将物资转运到仓库。几乎同时,实验初中安置点,市民谭朝辉领着20多个爱心人士,送来了被子、水、油等价值2万元的物资。记者见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才在马鞍山实验学校当文化志愿者的彭立,又到这里来当捐赠志愿者,他说:“只是尽了点微薄之力。”

水灾无情人有情。华容县委书记刘铁健告诉记者,至7月13日9时,受灾群众投亲靠友分散安置9005人(含志愿安置);17所学校集中安置点安置5698人;围堤就近安置4100人;有4800人已回垸返家。

相关专题:坚决打赢今年防汛抗灾这场硬战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