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寻访新乡贤|夏昭炎:"赤脚教授"回乡躬耕"文化田"

2016-06-27 08:20:2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余蓉] [编辑:万姗姗]字体:【  
在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提起夏昭炎,村民们都很敬重。不仅仅因为夏教授是当年村里考上大学的“状元郎”,之后又成为湖南科技大学教授,更因为他退休后回归家乡,没有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而是事事牵头,尽己所能造福桑梓。今年是夏昭炎回乡的第12个年头。

寻访新乡贤

夏昭炎:"赤脚教授"回乡躬耕"文化田"

村民在高桥文化活动农家书屋阅读各类书籍。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摄

夏昭炎 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摄

■人物档案

夏昭炎,男,中共党员,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退休教授。1935年出生于株洲市攸县石羊塘镇南田陇高桥。1950年考取了衡阳军分区军政干部学校,参军入伍,1955年转业到地方,1956年考上了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后从事中学教育和理论宣传工作。1979年先后到湘潭师范学院、湖南科技大学任教,从事文艺学、文艺美学研究。2004年5月退休,定居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至今。

湖南日报记者 余蓉

通讯员 邹平辉

在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提起夏昭炎,村民们都很敬重。不仅仅因为夏教授是当年村里考上大学的“状元郎”,之后又成为湖南科技大学教授,更因为他退休后回归家乡,没有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而是事事牵头,尽己所能造福桑梓。

今年是夏昭炎回乡的第12个年头。12年前,夏昭炎罹患胃癌,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躺在病床上,他格外想念家乡。手术后他拒绝儿女留他在城市休养,和老伴杨莲金回到了家乡。

有人调侃他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夏昭炎却说:“现在的农村,我有好多都不懂,别人说我是教授,其实我是来‘受教’的。”

望着田野,听着蛙鸣,夏昭炎有“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快意。他喜欢打着赤脚、戴着草帽走在田间小路上。谁家插秧,他还上前帮上一把,裤腿上沾满湿润的泥。乡亲们叫他“赤脚教授”。

家乡更美了,一幢幢小楼砌起来、水泥路也四通八达。然而村里的文化生活依旧贫乏,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只有打牌、或者看打牌。

“乡村也应当有自己的文化氛围,城里有‘文化’,我的家乡也要有。”12年来,夏昭炎做回了“耕夫”,他不种稻田“种文化”,为乡亲们耕种出一片“文化田”。

1 修好路、多种树,家乡更美了

5月夏初,和风细雨中,记者来到了谭家垅这个小村庄。

进了村,是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沿着其中的一条,我们直接开车开到了夏昭炎家门口。这是一幢二层小楼,绿阴丛中,朴雅明净。屋后是一座山丘,一片松树林子郁郁葱葱,青翠叠岱。家门前一块坪地,坪地之外是一汪被树包围的稻田,一湾江水逶迤而过。

2004年夏昭炎刚搬进来时,家门口还是一条黄土坡路,凹凸不平,不能行车。因为以前村民大量开荒扩地,村子里的树也很稀疏,望出去满眼黄土。

夏昭炎四处打听,了解到路一直没修是因为有两户邻里之间闹矛盾。他主动揽事,和当时的村民组长走家串户去做工作,把大家召集起来到自己家里来开会:“路不通,大家都没有出路,别人都有宽阔的道路,我们也要把路修起来。”

修路的30吨水泥,是夏昭炎跑到县城里去争取过来的,他发动乡亲们集资集了3万多元,自己掏了8000多元。当时,他还因为治病欠了6万多元账。

路修好了,他又扛起锄头带头和老伴去种树。在他的带动下,高桥组植树热情高涨。后来,连隔壁组杨家里组都来找夏昭炎要树苗去种。如今村里树木与稻田交错成趣,生态和谐。

“没有夏教授带头,我们这里没现在这么好。去年,夏教授又请领导给我们在江上修了一座新桥。”村民夏春初告诉记者,家乡变美了,大家都很开心,闹矛盾的那两户邻里又来往了。

2 有广场舞跳、有书看,就不打牌了

早上8点半,乡亲们吃完早饭,忙完农活,就三五吆喝着去文化活动中心跳广场舞。村民杨金娇跳得红光满面,神采飞扬。

杨金娇这些年一直跟着儿子在深圳住,就喜欢跳广场舞。去年回乡里住,见这里也有广场舞,开心坏了:“这里如今不比深圳差。”

以前村里娱乐活动少,家家户户打字牌,经常为此闹纠纷。夏昭炎看在眼里,心里开始琢磨。

夏家祖堂旁有几间破败的老屋,他设法买了下来,找来泥瓦匠,盖瓦补墙,很快修整好了一间房间。夏昭炎叫上老伴杨莲金,把家里的报纸、书籍搬过去,还搬来一些小凳子。

“明天请大家去老屋里看看书报。”夏昭炎夫妇走近乡亲们的牌桌,诚恳发出邀请。

第二天,乡亲们陆陆续续走进书屋,夏昭炎数了数:“来了快20个了!”心里乐开了花。

他继续整饬老屋,图书室、阅览室、学习室,一个个收拾出来;电视机、音响、DVD,一样样添置起来;再向镇中学要来数十套旧课桌板凳,搭建起风雨棚。

从此,高桥文化活动中心诞生了。夏昭炎邀请村民夏春初一同管理,又争取县里支持,开设了正规的农家书屋,从村民中物色了张玉英做图书管理志愿者。

“多读书,有好处。”夏昭炎特地每年筹集一批农村适用新书,凡借书满10次者还奖励新书一本。去年最多的借了50多次,奖新书5本。

夏昭炎夫妇组织村民成立了文艺队、体育队,教村民练习医疗保健操、打太极拳、跳广场舞。杨莲金是湘潭市卫生局的退休职工,夏昭炎鼓励她当老师开课堂,给大家讲讲老年保健知识,一开课就受到远近村民的追捧。

村民们越来越爱来这里,打牌的少了,锻炼的多了,欢声笑语也多了。

3 读书、假期辅导,留守儿童欢乐多

夏昭炎最关心的还是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村里留守儿童比较多,而且多半是跟着爷爷奶奶在牌桌边长大,缺乏良好的成长环境。

“读书能改变命运,知识能让人进步。”夏昭炎特别看重这个农家书屋,常常自掏腰包添置新书。他还向自己的学生要书,出版社的学生、北京的学生、县里的领导,都为这个农家书屋做过贡献。如今书屋里的书多达5000余册。

为了鼓励孩子们多读书,夏昭炎以借阅数量和所写的读书报告为依据,给孩子们颁发“文学小硕士”“文学小博士”等“学位证书”,奖品是一本本新书。

暑假来了,夏昭炎还和老伴商量着办起了少儿假期学校,夏昭炎亲自给孩子们讲传统文化:“《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讲的就是一个‘信’字,‘信’是人言,言必有信,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孩子们听得入神。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夏昭炎东奔西走,动员镇里学校的一批老师前来支教,免费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智力游戏等课程。

湖南科技大学每年派来一批学生志愿者支教;

镇中心小学音乐教师谭琼,也被邀请来教孩子唱歌跳舞;

县一中高级教师刘正茂,认认真真备课,给孩子们讲授《三字经》;

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夏冬初、夏寿春、夏玉柯一起讲述亲身经历的抗日战争,给孩子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来上学的孩子们越来越多,甚至有相隔几个村庄的家长每天骑着摩托车把自己孩子送过来。

有些家长特意送点吃的表示感谢,夏昭炎都婉拒了:“如果想送点什么,那送点书就是最好的礼物啦!”

4 鼓励和关心每一个孩子

看到一些寒门学子上学不易,他提出修缮夏家祠堂,并设立高桥奖学基金。

“没事设立奖学金做什么?”基金开始设立时,有些人不太理解,夏昭炎就把夏家祖先早年为鼓励族人读书设立读书津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大家听了深为感动。夏昭炎把自己这些年获得“书香家庭”“感动株洲十大人物”等奖项的奖金全捐了出来。他说:“如今我们是一个大家,设奖学基金就是为了鼓励所有的娃娃成才、有出息。”

几年来,基金会已经奖励了15名学生,其中研究生4名。一位受助大学生特意写信给夏昭炎:“钱虽不多,对我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教授对我们的一种精神传承。”

村里出息的孩子越来越多,村民们也渐渐感受到了基金的作用。今年春节,在外务工的村民们回乡聚会联谊时,特意集体为基金捐了一笔款。

在夏昭炎眼里,没有坏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和关心。村里有个叫夏舟的孩子,本来学习一直不错,高中时突然自暴自弃,不想读书。夏昭炎知道后,自己跑到学校去找班主任、校长,一起千方百计做好思想工作。夏舟重振旗鼓,刻苦读书,考取了本科院校。他说:“没有夏老师,就没有我的现在。”

如今,夏昭炎忙完公共事务之余,也种菜养花,坚持散步、阅读,怡然自得。虽曾与死神擦肩而过,而今年近耄耋,他仍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逢人便说:“我感觉我的病完全好了,我们种的是文化,收获的是健康。”曾经的同事、现任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罗伟雄听闻夏昭炎的事迹,发出感叹:“病魔不知何处去,夏公依旧笑春风。”

众说新乡贤

“回到了家乡,

是乡里的先生”

在我眼里,父亲是一个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的人,他很喜欢和年轻人、小孩待在一起,又是个热心肠。所以回乡后他做的这些事,我和两个弟弟都不觉得意外,也从不加以劝阻,因为这是他乐意去做的事情啊!父亲做这些事情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生发,他做得不累,而且很开心,作为子女,我们深受感染也非常支持。现在,我们都教育自己的孩子多学学爷爷的“热心肠”。

——夏昭炎大女儿夏于林

夏昭炎夫妇心地善良,没有一点城里人的架子,也从不以教授自居。天气好的傍晚,夏教授总喜欢散散步,沿着修好的水泥路一路走,碰到在地里干活的人,或是干完活回家的人,夏教授都喜欢和他们聊一聊,民风民俗,家长里短。正因为这样,大家都把他当自己人,有什么事愿意听他的。有事他都做在前头,修路、种树、捐钱,村里或族里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也总是积极谋划、解决,比我这个族长都做得好。夏教授也是我们的“族长”。

——夏家宗祠负责人夏冬初

在我眼里,夏昭炎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前云南有个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回乡种树木,绿化荒山,造福百姓;如今我们村里有个大学教授退休回乡“种文化”,夏昭炎就是我们身边的“杨善洲”。高桥组比起其他村组来说,打麻将的少了,干正经事的多了,大家茶余饭后都来看书和锻炼,更可贵的是邻里和睦、身体健康。村里有什么需要决策的,或者乡亲们家里有点什么事的,都喜欢来征求夏昭炎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都很尊敬他。

——谭家垅村支部书记夏耀宗

夏老师是一个可爱和纯粹的人。他刚回乡时,我还在县里读中学。放假回家,夏老师总会叫我去他的书房看书,还经常给我推荐书籍。他经常对我说:“读书人,文以载道,行以济世。”夏老师还组织村里成立高桥四美奖学金,我后来考上研究生的时候,也拿到了奖金,300元,不多,但觉得很光荣。我去外地上学后,夏老师经常发短信鼓励我,有时仅仅是短短的一句“兰香,努力”。后来夏老师和杨老师办了假期学校,我看着他们在做,自己也被感染,就主动申请来教英语课。看到他们认真仔细地组织课堂,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我非常感动。尽管他们脸上爬满皱纹,是老人,但在我的心里,他们是非常强大的人,平凡中不乏伟大。我要更努力,更优秀,变成和夏老师杨老师一样强大的人。

——谭家垅籍大学生夏兰香

从大学校园到家乡农村,从带薪工作到志愿服务,从教授大学生到教授农民,夏昭炎完成了退休之后人生的“三个转变”,既是他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琳

夏昭炎教授之前是城里的先生,现在回到了家乡,是乡里的先生。虽然位置不一样,但夏教授过得更开心了。人民生活的内容要丰富起来,其实真的缺不了这样的“乡间先生”。

——著名主持人李咏

采访手札

“文化人”

也是实干家

余蓉

“乡村”是很多人的故土和家园,叶落归根也是很多游子的渴望。是以,夏昭炎罹患胃癌,手术出院后选择回乡休养,一点也不出人意料。

令人意外的是,一个退了休的教授,本是为休养病体而回,理应天高水长、东篱南山地过日子,但他偏偏要扛起锄头去修路、种树,偏偏要不顾质疑去修缮祠堂、设立奖学基金,偏偏要自己掏钱出力办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少儿假期学校……

“读书人,文以载道,行以济世。”这是夏昭炎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选择做这些事情的原因。他告诉记者,家乡美不应该只有环境美,如果住在这里的人除了干活就是打牌,整天无所事事,那住在再美的房子里日子过得也不算美。“美丽乡村,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建设。这方面我理应出份力。”

夏昭炎不仅是个“文化人”,还是一个实干家,他用行动来推动自己的理想,而且还发动自己的夫人行动,发动自己的学生行动,发动镇中学行动,发动全体村民行动,让周围的乡亲都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来,都来体会精神文明带来的福利和欢乐。

许多人的热情也许只有三分钟,但夏昭炎却默默地坚持了12年,同自己的教书事业一样,他把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当成自己现在的事业来做。拿钱修路时他还身负债务,但他没有犹豫;办文化活动中心,需要四处筹集物资时,他没有退缩;每年暑假给孩子办假期学校安排活动,他更没有厌倦,还乐此不疲。

如今,文化活动中心成了村民们的“幸福院”。夏昭炎自己的身体也恢复健康,神采奕奕。他说,这是因为做这些事让他精神愉悦、满足,哪里会觉得累。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更多的夏昭炎,需要几代人、无数人共同的努力才能打造。夏昭炎的眼光是长远的,他更加注重对村里留守孩子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寒门学子的帮助。可以想见,当这些孩子们长大,有关故乡的美好记忆,将融入血液,在他们身上永远流传。

(新闻来源:湖南日报)

相关专题:

寻访新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