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民族职业中专学校:毕业生的完美蜕变
华声在线记者 邓桂明 芷江报道
5月11日,2016年“湖南省职业教育宣传活动周”媒体采访团来到第二站——芷江民族职业中专学校(以下简称“芷江民族职中”),这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芷江民族职业中专学校。资料图。
面对中职学生留守学生多、农村学生多、单亲家庭多、学习成绩差、经济条件差、行为素养差的“三多三差”现象,学校坚持以德树人、以技育人,每年培训各类技术人才3000余人,为社会培养了一届又一届各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优秀人才,他们上岗后踏实可干能干,闯出了一番天地。
全国劳模肖礼理:堪称传奇
肖礼理给学弟学妹做报告。 资料图。
肖礼理,1985年生的正宗“80后”,他的经历对于上百万富士康员工而言,堪称传奇:入厂4年,他从一个普通的测试员成长为一个事业群的生产组长,而后又荣获由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得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四年本科免费学习的机会。
一位20多岁、只有中专文凭的贫困农村小伙,是如何实现由普通作业员向“全国劳模”的美丽蜕变?5月11日,回到母校的肖礼理告诉记者,告诉学弟学妹们,其实自己并非“超人”,只是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做事。
肖礼理,芷江县罗旧镇巴州人。2004年4月,毕业于芷江民族职业中专学校电子电器专业的他,怀揣家人给的800元来到深圳,进入富士康。“一开始负责主板测试,经常一站就是一整天,还不能分心,否则很容易出差错。”肖礼理回忆称,尽管主板测试是个累活,但他还是在机械化的重复工作中坚持了下来,不到一年,他把测试线上的所有技术都牢牢掌握。
9个月后,肖礼理对机器性能、操作技巧、SMT专业知识等了然于心,从SMT新人成功转型为多能工、多能工培训员,2007年,肖礼理成为一名独立带线的线长。在肖礼理的热心推动下,他所在的产线有一半以上是多能工。员工们称赞说这条线士气高昂,就像猛虎下山一样。从此,“猛虎生产线”的名号便不胫而走。
2008年5月,肖礼理因为表现突出升任“生产组长”,管理13条生产线,相当于一个普通企业的厂长,管理几百人,当时他才21岁。2011年,他获得“全国劳模”称号,并得到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感谢母校给了我技能和学历,让我的起点比一般打工者高些。”如今一身西装革履的肖礼理看上去已是一个成功的白领,他说:“不松懈,永远积极进取,付出更多,学历低的我们才能蜕变,没有捷径可走。”
苦孩子李方元:刚毕业就拿10万年薪
李方元获得湖南省数控铣项目比赛二等奖。资料图
“人这一生必定会经过许多的坎坷,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但是这一切又算什么呢,只要自己心中有梦,有理想就能消灭一切困难险阻。”这就是该校数控11班李方元同学一直坚持的生活信念。
李方元,初中毕业于麻缨塘乡中学,2012年7月进入职业中专学校数控专业学习。2014年深圳新众毅机械有限公司实习,2015年5月在湖南省职业院校数控铣技能比赛中荣获省级二等奖,取得怀化市近年来该类别比赛的最好成绩。现任深圳新众毅机械有限公司的技术骨干,年薪达10万元。
瘦高的李方元是个苦孩子。2岁左右,一场无情的大火,将他原本温馨的家烧成一片灰烬,爸爸妈妈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外地务工,李方元变成了留守儿童,之后妈妈因为生活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家。初三那年,命运的不幸再次向李方元袭来,父亲因为意外不幸去世,巨大的悲痛让李方元彻底地失去了生活的目标。
这时,职中的老师来到李方元身边,当了解到李方元的境况后,就全力推荐他参加职中在暑假组织的到上海的勤工助学。每天12小时的工作,对于第一次到工厂的同学来讲,很辛苦,但李方元没有一天迟到、早退,一直坚持到最后,并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个月8000多元工资。
回到学校,李方元一进入实训楼,就对先进完善的数控实习实训设备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两年的专业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赛前一个月又进行了专门的强化训练。在设备前,他看图纸、编程序、练速度、纠问题,在做出不同类型的上百个作品后,5月10日,李方元代表学校、代表怀化参加湖南省数控技能大赛。赛场上的四个小时在激动紧张中不知不觉地过去。最后成绩揭晓,自己的付出得到见证,他没有辜负学校领导的重望,也没有辜负老师们的付出和自己的努力,获得湖南省数控铣项目比赛的二等奖。虽然比赛已经结束,他也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但对于他来说人生将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在前往新众毅公司的前夕,李方元特意对全校的学弟学妹做了自己的成长感言:在这里,让他学到了过硬的专业技术;在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下,他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去面对生活。
因材施教让更多学生走向成功
在芷江民族职中,像肖礼理、李方元这样的优秀毕业生还有不少。
第二届园艺专业毕业的张中友,凭着在校所学专业,创办了芷江明山湖园林有限公司,现在园林苗圃基地达1300亩,产值达2亿元,公司员工130人,当选为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据该校校长毛春雷介绍,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家庭,分层次引导、分专业培养,按照管理目标,环环相扣,发展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李方元在校时的班主任易庭老师说,学生在一年半的理论、基础学习后,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兴趣让他们主攻某个工种,并成立兴趣小组,利用周末、晚上的时间逐步提高、突破,最终实现人人都有一技之长。
学生在实训。 记者 邓桂明 摄
学生按兴趣、特长分成小组。 记者 邓桂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