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好人·榜样担当
趸船上的救人英雄:17年救50多人 只是出于本能
3月21日,段意花跟记者讲述趸船上救人的故事。记者 龙腾 摄
段意花是益阳市城区水文水资源局趸船值守员,负责看护问问设施设备等工作。
好人名片
段意花,女,1965年8月生,湖南省益阳市水文站趸船值守员。17年来,与丈夫先后50多次勇赴江流,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溺水濒临死亡的生命。曾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湖南省见义勇为模范等荣誉,其家庭也被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
华声在线记者 龙腾 益阳报道
好人故事
5岁曾亲历溺水恐惧,17年救50多人
初见段意花,她是一个爱笑的人,性格看上去很是爽朗干练。也许是常年生活在水边,脸上的皮肤显得有些粗糙。
出生在渔船上的段意花,5岁那年曾亲历过溺水的恐惧。“当时从船上掉进水里,我不停地挣扎,扑腾。我想会不会就这样死掉?”她说,幸好冬天穿的衣服多,爸爸及时发现才幸免于难。
长大后,她学会了游泳,水性极好,现在也能在四、五百米的资江水面,轻松游两个来回不是问题。
1999年,段意花和丈夫李国庆来到益阳水文站,李国庆是站里的正式职工。为了照顾家属,水文站聘请段意花看测量趸船及上面的贵重仪器。
水文站测验趸船所处的码头,是益阳城区居民最喜欢的亲水码头。一到夏天,河对岸居民甚至步行一两里地来游泳降暑,意外时有发生。
有人做过保守统计,段意花夫妇守船17年,救起人的至少有50多个。其中年龄最大的超过80岁,最小的才2岁。在段意花的守护下,趸船上下几百米,十几年没发生学生溺亡的悲剧。
小荣是被救者年龄最小的。在外婆黄小平的记忆中,这还是14年前的事了。“小荣2岁,她跟着小狗跑到河边玩。那时码头没有用水泥硬化。刚好一艘大船开过去,浪冲垮了沙土。小荣跟着掉进河里。”
正在船上的段意花飞脚奔来,跳进河里救起小荣抱上趸船,脱下湿衣服洗后吹干。又带着她上街找家人,正好在资江一桥碰到了外婆黄小平。
“当时一家人急坏了。看到她牵着小荣,才知道小荣掉河里了。”黄小平说,“要不是段意花,我就再也见不到孙女了”。
这就是段意花值守的趸船,距离资江一桥仅300多米,很多轻生者都是从此桥上跳下的。记者 龙腾 摄
段意花说,别小看了这不起眼的拖把,它也是救人的工具,一些溺水者都是用拖把拉上来的。记者 龙腾 摄
不光是救人,还要告诉他们要珍惜生命
让段意花最为郁闷的是,她和丈夫李国庆救起的许多人,是因为想不开而跳江的。在她看来,“我不仅要把他们从水里捞出来,还要告诉他们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
段意花说起自己10年前的一次救人经历。
“那天早上,有个20来岁的短发姑娘站在江边,神态举止异常,突然跳进江中。”段意花说,丈夫李国庆跳下水,把她救上来送到趸船上,但她不说话,只是哭。
见此情景,段意花帮她洗澡换衣,又是打擂茶、切西瓜、做饭给她吃,一直守着她,安慰她。
“但是她始终不肯说话。”怕她晚上再想不开跳江,段意花晚上睡觉都不敢马虎,“我就拿了一根绳子,把我和她的手绑在一起。”
也许是被段意花的真诚感动了,姑娘终于在第二天晚上打开了心扉,家在农村的她有弟弟,因为妈妈重男轻女,脾气不好,稍不顺心就打骂她,那天刚从广州打工高高兴兴回来,谁知又挨了妈妈的打骂,觉得失去了亲情,活着没意思,就想到了跳河轻生。
段意花耐心开导。“天下哪个父母不疼自己儿女的。你现在跟家里联系一下,妈妈肯定担心得不得了。”最后,姑娘告诉段意花一个的同学号码,这才通知其弟弟领人回家。走的时候也没说什么。
原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过了10来年,丈夫李国庆帮别人拍婚礼视频时,发生“奇遇”。婚礼现场,这位曾被救的姑娘认出了李国庆,并直喊“恩人”。
“太巧了,她刚好是新郎官的姐姐,已结婚生子,跟家人处得很好,过得很开心。”段意花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她送了一篮子喜蛋。我说,那是天底下最香的了。”
段意花说,狗也是她救人的帮手,有些时候,溺水者最先被狗发现。记者 龙腾 摄
段意花与丈夫李国庆相濡以沫30多年,俩人感情很好。记者 龙腾 摄
尽管危险,但救人只是出于一种本能
有人也经常问段意花:“别人溺水你去救,就不怕自己也遇到意外吗?”每当这时,他总是自信地一笑,“没事,我水性好。”
事实上,丈夫李国庆却总是很担忧。2000年到2004年,他一度在桃江水文站工作,仅周末才能回来,趸船上只剩下妻子和儿子一起生活。
他说,其实水里救人十分危险,稍有松懈,施救者极有可能被一道拽入水中。开船救人,一旦没有掌握好船的平衡,很容易翻船,把被救者和施救者都倒扣在水里,后果不堪设想。
儿子李健也一度反对妈妈救人,万一救人的时候,被轻生者拽下去怎么办?期间,也曾有被救起的轻生者来辱骂妈妈,甚至用石头来砸趸船上的家。
在他的记忆里,13岁那年一次深夜与妈妈救人的经历,吓得他“一个月都没有睡好觉”。
李健说,这是他第一次和妈妈去救人。“凌晨两三点,妈妈听到听到狗叫声,就冲出去了,大声喊我起来‘救人’。”
“快,有人落水了!”听到妈妈急促的喊声,从睡梦中惊醒的李健跌跌撞撞爬起来往甲板上跑,“脚趾不小心踢到门槛,差点摔倒。”
江面上一篇漆黑,妈妈划船,李健打手电筒,“当时水流很急,顺着水电筒,只看到江面上露出一簇头发。”
等船靠近,李健一把抓住溺水者头发往上提,“我以为死掉了,吓得赶紧一把又扔掉了。”
“没死!没死!”见状,段意花一头跳进水里,二人合力将溺水者拽到船上来。
“也是20多岁,有个3岁女儿。夫好赌败光了家里的钱。跳水后,又想起了女儿,本能地呼救。” 第二天,女子丈夫来到趸船上,“扑通”跪在段意花面前,“对着恩人发誓,以后再赌博就把自己的手砍掉”。
此刻,李健才似乎明白妈妈冒险救人的意义,“妈妈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救人只是出于一种本能,出于一种基本道德,千恩万谢也好,冷言冷语也罢,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在危急关头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段意花如是说。
记者手记
段意花爱笑,性格开朗豁达,再加上名字里带个“花”字,她也被同事们笑称为“花姑娘”。
有人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尽管和丈夫结婚30多年来,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但是毫无怨言。她说,丈夫最喜欢水文工作,她要支持他的事业,所以甘愿在趸船上守一辈子。
尽管儿子曾因左眼被玻璃划破,导致永远的残疾,但看到如今儿子能够自食其力,在益阳创业成立了自己的摄影公司,娶妻生子,她说她已经很知足了。
这就是段意花,一个好人身上的平凡故事。
责编:张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