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府正街印象——消失的乡愁

2016-03-21 10:17 [来源:故事长沙] [编辑:万姗姗]
字体:【

 

文|文祥 编辑|马桶 供图|陈先枢

在百度地图上输入“府正街”,什么都没有,也难怪,这条路现巳消失,但它却牢牢地刻在我的记忆中。

府正街,在芙蓉区(原来叫东区),与黄兴北路平行,南北走向,南起南阳街,北接老照壁。解放初期,这还是一条有名气的文化街。南阳街、府正街、老照壁其实是一条街,从五一路起到长康路叫南阳街,长康路到府后街这一截叫府正街,府后街起到中山路叫老照壁。

老照壁老照片。来源:《老照片中的长沙》,陈先枢编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府正街上有老杨明远眼睛店、几家玉石珠宝店(包加工)、书店、文房四宝店、印刷厂、西医诊所、腊味店、包子铺、幼儿园、小学、教堂……还有两栋大点的建筑,分别是中国人民银行和省新华书店。我屋里就在新安巷口南边,叫文风印刷纸庄。前店后厂,卖些文化用品、账本、笔记本等,印刷机械有石印、圆盘、四开几种。我记得我爸站店,可能是二当家,他无事就手捧茶杯,站在门口和对门刻字社的周叔叔扯粟壳。公私合营后成立长沙印刷厂,就是现在的美印。

我小学六年是在府正街小学读的,学校斜对门就是长沙印刷厂,北边是教工幼儿园,南边隔几家就是警示堂,美国佬在长沙的安息日会教堂。

教堂是三层红砖楼房,大门、过道都是窄窄的,但进去后就豁然开朗,前面有个讲台,二楼设计成一个大写的U字,后面左右都能坐人,正前方是个很大的镏金十字架,上面绑了一个外国大胡子老头。听别人讲那人叫耶稣。什么意思谁也不知道,反正心里想绑的肯定不是好人,老师都这么讲。

学校开学典礼、放假、节日演节目、开大会都在这里进行。我们排着队,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叽叽喳喳,蹦蹦跳跳,鱼贯而入,东摸摸,西看看,十分兴奋,特别是教堂两侧巨大的彩色玻璃射下梦幻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思绪像蝴蝶般飞翔。

台上老师的讲话,同学们的歌舞什么都听不见也看不见,我们飞了。

府正街(电影《怒潮》剧照)。来源:《老照片中的长沙》,陈先枢编纂。

学校只有六个班,一个年级一个班。当然比附近的一师附小、顺星桥小学、楚怡小学都差些。老爸讲:咯里离我厂里近,张老师是老熟人,方便。

学校一进大门左边一遛下去三间教室,右边一间小教室,放着一架风琴,讲是音乐教室。中间一个大坪,右边有砂坑、单杠、双杠、巨人步、滚桶、爬杆……左边是一幢二层楼教室,大小六间。后面是厕所、水井、厨房,还有一些菜土。我们班主任姓张,女,三十来岁,眉清目秀,和蔼可親。

一年级进校不久就是中秋节,妈妈买了一斤五仁月饼,用盒子装好,上面放一张红纸,再用红绳子系好,要我送给张老师。我去办公室交给张老师说,妈妈送给你郎家的,张老师眉头一皱,微笑着说,谢谢你妈妈。

中午散学,张老师经过我家时,将月饼交给我娭毑,讲谢谢你们好意,心领了,你家细伢子多,让他们尝鲜罗。看着张老师离去时那瘦弱的背影,娭毑讲,好人啊,祥伢子,你运气好,碰哒一个好老师啊。

一晃几年过去,隔壁的幼儿园搬家,长沙杂技团进驻。那就热闹了,清晨我们早早吃饭讲老师要背书早点去,其实是跑到幼儿园竹篱芭边,看练声的练声,练身的练身,下腰,空翻,抖天雷公,晃盘子……好不热闹。

小的学员怕莫只有五六岁,不知是师父还是妈妈,手拿两三尺长的棍子,比划着,不时大声吼,不时一棍子敲下去。小学员含着泪,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在艰难的下腰、空翻、趴一字……我看得心里一阵阵难过,转身往教室走去。

中国人民银行、省新华书店是府正街两幢最高最大的楼房。都有六层,钢筋混疑土结构。银行是玻璃门,水磨石,一楼营业厅服务员一色宝蓝色列宁装,个个美貌如花坐在高高的水磨石柜台后面傲视众生。

民国时期的三角花园。来源:《老照片中的长沙》,陈先枢编纂。

新华书店里却是学生的天下,一排排的书柜摆满了大厅,展示柜上各色图书吸引着学生前来阅读,他们在阶梯上席地而坐,如海绵吸水般阅读、做笔记。我们小学生只想看小人书,却毫无办法,因为全锁在玻璃柜里面,只能看到封面。

随着五一路的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和新华书店迁至五一路新址,府正街老房子成了课本仓库和银行宿舍。长沙印刷厂更名长沙美术印刷厂,厂房更新,设备更新。府正街小学因和顺星桥小学合并关门。

警世堂经受了文革的考验,沒有遭到什么破坏。慢慢的信教的人又多了起来。

到了八十年代,南阳街、府正街、老照壁热闹起来,小歌厅、茶馆、酒吧、饭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天上飞的,地上走的,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搞不到。两里路的长街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各路英雄好汉在这碰杯豪饮。一笔笔生意、买卖、诡计、阴谋在这酿成。老百姓却怨声载道,喊天呼地——你看那油烟四起,污水橫流,夜半歌声,鱼龙混杂,成了政府的心病一块。

九十年代末隨着五一路改造,将这三条街及黃兴北路东侧一并改造,成为城市新亮点。五一商圈更上一层楼。

 

在迎接新世纪钟声响起时,我站在五一广场喷泉花园看音乐喷泉,半个小时节目一晃而过。再沿着南阳街往北回家。惨白的路灯下,只见南阳街还残留半边,一些房子也是拆了半截,砖头、木头残缺不全。府正街全沒了,西边有两幢可能是美印的厂房。老照壁全部、府后街小半截街道房屋全没了,现在是一幢大厦,好像叫百联,卖好高端的衣物,那个价格冇得人看哒不颈根一缩的,所以生意大套子,冇赚什么大钱。

大概是人老嘎哒,近的事总记不住,几十年以前的又记得蛮清楚,府正街往事点点滴滴,好像就在昨天。

文祥:长沙人,男,69岁,生于长沙府正街文风印刷纸莊。1965年高中毕业于明德中学,二OO六年在临湘某厂退休。爱好读书,唱歌,养花,养狗。

责编:万姗姗

来源:故事长沙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