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媒体采访长沙会战

2015-06-25 09:06:55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刘颖]

6月24日,采访团第一站走进长沙麓山忠烈祠。 记者 龙腾 摄

华声在线6月24日长沙益阳讯(特派记者 王一辰)来到抗战忠烈祠、长沙会战纪念碑、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听抗战老兵和战争亲历者的口述,让人仿佛亲身感受到了70多年前的战火硝烟。今天是“湖南抗战名城巡礼”——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媒体联合采访活动的第一天,采访团奔赴长沙和益阳,采访“长沙会战”和“益阳厂窖惨案”遗址。

岳麓山忠烈祠,抗战老兵忆战争

如今的岳麓山,树木郁郁葱葱,古旧建筑韵味醇厚,游客如织,已看不出昔日的硝烟弥漫、悲壮豪情。但是当采访团来到抗战忠烈祠,听两位抗战老兵代表说起当年战事,不胜感慨。

“长沙会战”中,国民党陆军第73军与其他兄弟部队一道参加第九战区的长沙保卫战,全军官兵与日军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一寸土地一寸血”的殊死搏斗。今年96岁的谭昆山

曾是73军一员,他的脑袋上至今还留着一道疤痕,那是战争中被炮弹片所伤留下的,回忆当年的战场,他几度哽咽:“血肉横飞,太惨烈了!”

今年93岁的吴淞也是一名抗战老兵。1938年吴淞坐筏子渡过湘江去找“税警总团”,在家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穿上了军装。他参加过常德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1996年,吴淞遁入空门,法名释来空。现在在德山乾明寺修行,为牺牲的战友超度。他说:“我们牢记这段历史是为了让后代自强不息,不再被人欺负!”

三次长沙会战:鼓舞人心的一场重大胜利

在岳麓山赫石坡,73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前,采访团与学生代表一起祭奠抗战阵亡烈士,向纪念碑敬献花圈,默哀致敬。在响鼓岭石亭北侧,一块高2.35米,宽1米,让采访团成员们驻足,这是记述第一次长沙会战经历的“长沙会战碑”,正、背两面字刻都已斑驳模糊。

英雄的名字长留心中,战争的历史也让人铭记。民间文化学者顾庆丰向采访团介绍:“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史称‘长沙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和一次长衡会战,是八年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

据介绍,长沙会战中,日军受到中国军队沉重打击,伤亡10.7万人。其中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以伤亡28116人的代价,毙伤日军56994人、俘虏139人,成为珍珠港事件后盟军对日第一场重大胜利。

说到长沙会战,不能不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天炉战法”。即在日军进攻方向上,破坏道路,坚壁清野,设置纵深伏击地区,正面诱敌深入,从四面八方构成一个“天然熔炉”,将敌围而歼之。如今,薛岳的战时指挥部还保存在爱晚亭附近。

幸存者眼中的厂窖惨案:“血水染红湖水,尸体阻断河流”

“两百米宽的河面上漂满了尸体,血水凝固成牛粪一样把河道堵住,那场面现在想起来都头皮发麻。”89岁的全伯安老人回忆起72年前的益阳厂窖惨案,让采访团成员感觉触目惊心。

“乡亲们被赶到河堤上、菜地里跪着,日本兵再用刺刀一个个捅死。割人皮、挖眼睛,连孕妇都不放过,简直惨无人道!”坐在全伯安旁边的两位老人彭旗和王书文也陷入对那次劫难对回忆中,情绪激动。这三位老人都是厂窖惨案中的幸存者,72年前收容了5万余人的厂窖,死里逃生者仅2万。

“一场浩劫发生在1943年5月9日至12日,日军在益阳南县厂窖镇疯狂屠杀无辜百姓,制造了侵华第二惨案,同时也是太平洋战争的最大惨案,仅三天共杀害我国同胞3万多人,摧残致伤3千余人,强奸妇女2前度人,烧毁房屋3千多间。”厂窖惨案纪念馆馆长郭卫介绍。

全伯安老人对前来采访的台湾媒体说道:“我们都是血肉亲,两岸关系不可分割,我们要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加完今天一天的采访活动后,采访团团长陈邦钰表示:“这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通过这次采访活动,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

【专题】历史荣光 湖南抗战名城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