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5-05-04 07:34:39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刘勇] [编辑:刘颖]
字体:【

——我省如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今年省委1号文件确定的重大主题。自2004年以来,我省农牧副渔一直保持丰收增产的良好态势。因此,许多人想不明白:年年粮满仓、猪满栏,为何还要如此强调农业现代化?

殊不知,农业看似欣欣向荣,实际上正面临着“天花板”和“紧箍”的严重制约。我省“天花板”情况和全国一样:农产品产量大但品质不高,价格到了“天花板”,远高于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紧箍”比全国还要紧:人均耕地少,资源消耗大,有些地方农业环境压力趋于极限。

“天花板”在顶、“紧箍”在身,我省农业靠什么持续稳定发展?没有别的办法,唯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由过去的生产导向型转到消费导向型上来,由依靠资源物质投入为主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为主上来,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

由需求决定生产什么

过去,农产品供应不足,生产什么市场就得接收什么;而现在,农产品产量稳定,品种丰富,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生产者,就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搞清楚市场需要什么,再生产什么。否则,生产得越多,结果销售不出去,就亏损得越厉害。

很显然,新时期从“吃得饱”转到“吃得好”,“安全、营养、美味”是最大的市场需求,不管生产什么农产品,都要以此为纲领。

不过,农业生产深受地域、气候等影响,一方面要由需求来决定生产什么,另一方面还必须立足于各地的资源禀赋,扬长避短,主打特色搞生产。

正因为如此,我省近年来综合各方面因素,认真抓农业区域布局,将全省分为四大优势农业产业带:环洞庭湖商品粮生态农业经济区、长株潭都市精品农业区、湘南丘岗山地特色农业区、大湘西特色生态农业区。

有了这些分区,各地发展农业生产就有了清晰的大方向,不再千篇一律,抑或盲目跟风。

我省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不管如何根据消费导向调整农业发展方向,都必须坚守粮食年总产600亿斤的底线。杜家毫省长多次强调,不管结构怎么调,决不能把我省粮食生产的产能调减了,决不能把我省粮食生产的优势调没了。今年全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及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推广“四双”(双季稻、双季超级稻、双季机插、双季过600公斤)超高产技术,高产创建面积突破1300万亩。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工程,着力推广高档优质稻和高档杂交优质稻。

我省目前实施的“千园”计划,正是瞄准市场需求搞农业生产的“抓手”:在全省范围内创建1000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重点抓好100个现代农业综合园,900个主导产业突出、产品特色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特色产业园包括粮食、蔬菜、油料、天然纤维、水果、茶叶、林木、中药材、畜禽、水产品等10大优势农产品。特别是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实施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强县创建工程;抓好水果、茶叶品种改良,用5年时间完成300万亩柑橘、100万亩茶叶品改任务;在稳定生猪养殖的同时,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动物为主要品种的节粮型特色畜牧业,突出规模化生态养殖,促进现代养殖业转型发展。

主要靠科技搞好生产

从当前和农业未来发展来看,我省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会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方式搞农业生产难以为继。而且,我省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压缩。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必须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农以种为先。目前,我省正在大力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加大超级稻、优质稻、生猪、油菜、油茶、茶叶、竹木等品种选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加快水稻、油菜分子育种平台建设,巩固水稻育种及栽培配套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

继续抓好粮棉油高产技术和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积极开展农牧结合、沼气配套、有机肥加工配套、测水养鱼等高效生态生产模式。加强农业配套组装、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技术体系。

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抓好农技推广补助、科教兴村项目,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技术服务方式,重点支持育秧、插秧、烘干、统防统治四个环节。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使之成为农业科技转化的孵化器、加油站。

同时,我省加强农业机械研发,大力推广适地适业、安全高效的新农机,加快水稻农机农艺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提高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及林果业机械化水平。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我省重点支持1000家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今年,我省将推广机插秧面积1500万亩以上,力争5年内全覆盖。

数量质量效益齐增长

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产品产量稳定趋增的基础上,更要追求质量和效益增长。

我省坚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方面,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源头治理,规范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强化全程质量安全管控,保障监管经费,切实提升基层监管能力。

同时,我省开始全面治水、治山、治地,确保在青山绿水间、在沃土良田中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

现代农业的质量安全主要靠“管”,而出效益则要靠多方面共同“给力”。

扶持适度规模经营。在全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积极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今年起,每年集中培训4万名生产经营型、2万名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1000名现代青年农场主和1000名合作社带头人,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我省引入产业链组织方式,鼓励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并发展休闲农业(第三产业),使第一产业“接二连三”,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

打造品牌。实施品牌提升计划,整合提升粮食、果蔬、茶叶、畜禽产品品牌。全省各县市区正加速实施品牌战略,把打造农产品品牌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点,着力创建高知名度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开拓市场。我省大力推动湘品出湘工程,紧跟电子商务潮流,支持电商、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农产品销售。

曾经,“湖广熟,天下足”是湖南农业在全国最豪气的招牌。如今,这个“熟”不应局限于作物成熟,还要加上现代农业模式的成熟。新征程,湖南农业已大步踏上!

(供稿:省委宣传部 执笔:刘勇)

■链接

两个“百千万”工程

从2014年起,在全省组织实施“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和“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简称“两个‘百千万’工程”),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抓手。

“百企千社万户”:做大做强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100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10000户家庭农场。

“百片千园万名”:建设100个种植结构调整示范片、10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组织10000名农技人员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关专题:热点话题谈心录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