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湖南 2014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榜单出炉

2015-02-10 08:29:52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张梅]
字体:【

  义重于金,慷慨解囊

  25年前资助学生圆梦

  廖厂长:“我能用他们的眼睛看见世界”  

  感动人物

  【姓名】廖群洪

  【年龄】53岁

  【职业】长沙涟源商会企业家

  颁奖词

  他不企图做什么人的导师,甚至没有打算通过这些举动留下一丁点的声音,他只是在一个自以为适当的时刻,用双手呵护了时代的星点烛光,无论大小,无论结果。

  这一瞬间,理想主义的光芒使这位平常人通体透明。

  将家国埋于心中,将理想践行于脚下,你我才能找到奔走中国的力量。

  1989年,娄底,廖群洪(右二)和吴晓波(左四)一行合照。

  1989年,改革开放10年,中国变革,希望萌动。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4名大三学生想去南中国考察,见证变革的中国。可行程伊始,便受困于经费;正在他们骑着单车四处化缘时,千里之外的湖南娄底一位廖姓厂长读到了他们的信息,给他们汇去了急需的7000元钱。

  25年后,考察队中的吴晓波已成为著名财经作家。这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廖厂长”,一直让他牵挂。2014年9月,因吴晓波的一篇文章,牵起了对廖厂长的寻找。■文/记者 汤霞玲 图/记者 李健 翻拍

  慷慨解囊

  捐资7000元,他月薪仅200元

  廖厂长说:“我手上有资金,晓波他们有想法,能去实现一些我做不到的事情,这就是共鸣。我能用他们的眼睛看见世界。”

  1989年,吴晓波、王月华、赵勇和梁红拿着复旦大学的介绍信,在上海到处筹资,却只筹得一台照相机、几件衣服和几百元钱。他们将困境写信寄给了上海《青年报》。

  消息传到了湖南娄底,廖厂长给他们寄去7000元钱。而当时,“万元户”是一个让人羡慕的有钱人的代名词。在吴晓波心中,这位廖厂长可能是一个百万富翁。

  路经湖南,他们见到了这位好心的廖厂长。在一间堆满物料的工厂里,廖厂长仅有一间简陋、局促而灰暗的办公室,一切与他们的预料大相径庭。他经营的这家只有20来个工人的私营小厂,生产一种工业配件,年利润大概也就几万元,廖厂长月工资是200元。但他居然肯拿出7000元赞助几位素昧平生的上海大学生,这让学生们感觉不可思议。

  吴晓波原以为廖厂长会提出什么要求,可廖厂长只是说,如果你们的南疆考察报告写出来,希望能寄一份给他。

  1985年,廖厂长被作为技术人才引进到娄底市科委。在那里,他又碰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这里包括后来的中国首富梁稳根。他们畅谈中国现状,寻找中国出路。经过思维碰撞,廖厂长得出结论,中国的出路在办实业。

  1988年前后,他离开机关单位,开始创业。经过琢磨,他成功地获得了生产水泥编织袋机械的专利。也正在此时,他遇到了吴晓波和南疆考察队的求助。

  廖厂长说:“最能产生共同行动的是同一个思想。我也很想去看看中国的现状,我手上有资金,晓波他们有想法,能去实现一些我做不到的事情,这就是共鸣。我能用他们的眼睛看见世界。”

  回忆当年的资助,廖厂长说,看到晓波时心情复杂,首先是欣慰,看到有小学弟能去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其次是佩服,因为当时交通不畅,去做这样一件事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最后是感谢,感谢这些有志向、有勇气的年轻人去完成他们共同的梦想。

  理想远征

  南疆考察埋下理想主义的种子

  “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脚去丈量过,用自己的心去接近过,你无法知道这个国家的辽阔、伟大与苦难。”吴晓波说。

  就这样,4名年轻人带着廖厂长的嘱托,开始了一场无关名利的理想远征。

  在廖厂长的资助下,他们从上海出发,路过江西,进入湖南,再到云南、海南,历经半年时间,走过了南中国11个省份。他们乘坐绿皮火车转铁皮大巴,住两三元一晚的小旅馆,看到了中国的贫穷、落后与希望。

  在江西,他们看到两个缸埋在地里,上面加两块木板,就是厕所。男缸和女缸中间只隔着几根竹子,能互相看到,相互递纸巾。他们彻底傻眼了,何况下面全是蛆虫,都不敢上去。

  在贵州大山里,有一个母亲带着3个女儿,全家只有两条裤子,三姐妹轮着穿,每天都有一个孩子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出来见人。

  在云南,当时还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刚建好,他们看到了几千位烈士的遗体依次排列,第一次直面死亡。

  在海南,那里正是改革开放的前线,他们看到吊车,机器轰鸣,车辆来回穿梭,一片繁忙。那一刻,他们感受到:改革之风正扑面而来。

  在这次考察前,这群城市青年接触的是各地的佼佼者,在复旦校园里享受着阳光和关爱,认为这样就可以了解中国。而在半年的南疆行走之后,他们才真正看到了书本以外的中国。理想主义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慢慢发芽。

  牵念未了

  寻找呵护点点星光的廖厂长

  只是在一个自以为适当的时刻,用双手呵护了时代的星点烛光

  1989年底考察结束后,吴晓波他们这支“南疆考察队”的队员们很快毕业,各奔天涯,廖厂长也成了越来越淡的一道背影,再未谋面。

  此后的25年里,考察队成员成为了各自行业里的佼佼者,吴晓波也从新华社记者做到了知名财经作家,用一字一句记录了变革的中国。赵勇去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上海站站长;王月华现供职于《深圳特区报》;梁红后来去了中央电视台,创办了《讲述》栏目,现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副总监。

  但在吴晓波心中,这位廖厂长一直让他牵念。

  廖厂长不图做什么人的导师,甚至没有打算通过这些举动留下一丁点的声音,他只是在一个自以为适当的时刻,用双手呵护了时代的星点烛光,无论大小,无论结果。

  这些年,随着年纪的增长及阅历的增加,吴晓波渐渐明白了许多道理。人类文明的承接,如同火炬的代代传递,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或有机会握到那根火炬棒。于是,有人因此放弃了,有人退却了,有人甚至因妒忌而阻拦别人的行程,但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主动地闪开身去,他们踞下身子,甘做后来者前行的基石。

  9月,吴晓波发表《除了廖厂长例外》一文激起强烈热议,由此文出发,记者在长沙找到了当年的廖厂长。

  下一页:

  洪江古城,理想再出发

  百万基金助青年创业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