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新疆的“傻子”
坚定守护“小火柴”
“湖南哥哥”范尉:感怀生命的不易,公益是我的灵魂
在范尉的帮助下,小雪终于可以站立行走了。(资料图片)
范尉的QQ空间里有这样一段话:我的爱,不需要任何理由和身份。因为,我一直在听,心底那个最美最真的声音。我好喜欢,孩子们叫我哥哥的样子。我好喜欢,孩子们会一直这样叫我哥哥。
就是这样一位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傻,也坚定守护新疆孤残孩子的“湖南哥哥”,让小雪站起来了,让百来位孤残孩子吃饱穿暖了,让“小火柴”公益组织,深深地扎根在了边疆的土地上。■文/记者 王为薇 实习生 彭诗娴
坚定守护
用奖学金给残疾女孩治病
“阿姨,有一个好消息,我获得了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有2万元,小雪的病有希望了。”
“你走路不方便,会有人嘲笑你吗?”小姑娘犹豫地微微点头。
“没事,告诉哥哥。”听范尉这么一说,小姑娘眼睛突然通红,含着眼泪吐出一句:“同学们笑我走路摇摇晃晃,叫我‘小鸭子’。”
小姑娘叫小雪,是范尉自2011年来到新疆后,一直资助的残疾女孩之一。
小雪患先天性双髋关节脱位症,5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在车祸后瘫痪卧床3年,右手残疾。范尉初到新疆时,11岁的小雪和妈妈只能依靠低保艰难度日。小雪白天上学,晚上回家还得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这场对话是范尉第一次见到小雪时发生的,“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我知道做此类手术花费很大,当时也不敢奢望带小雪去看病。”
此后,范尉总让小雪妈妈冯巧娣带其到乌鲁木齐做检查,冯巧娣却总说没时间,追问几次后,冯巧娣才道出实情:“家里现在只有3000元钱,就算做了检查,也没钱做手术。”
听到冯巧娣这么一说,范尉这个既没有西部志愿者平台,也没有公务员身份,更没有企业家的实力的小伙,不敢再接话。眼看着小雪的病情一天天恶化,范尉陷入沮丧:“除了爱和梦想,我还是什么都没有。”
“2013年,小雪的身体已经出现严重畸形,几乎不能直立,只能躺着,小雪不得不休学在家。我们‘一家人’,只能等待奇迹的出现。”范尉说,从他决定帮助小雪的那一刻起,就把小雪和冯巧娣当成了自己的妹妹和妈妈。
直到有一天,范尉的一通电话,让这“一家三口”沸腾了,“阿姨,有一个好消息,我获得了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有2万元,小雪的病有希望了。”
执意留守
被骂作“傻子”也要留在新疆
硕士毕业的范尉面临各种就业选择,被人骂作“傻子”的他坚持留在了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留在了小雪和百余名孤残孩子身边。
2014年3月2日,奖学金一进账户,范尉就赶到塔城,将小雪母女接到了乌鲁木齐。
范尉找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专家阿斯哈尔江·买买提依明,一打听,手术和康复治疗最低也要8万元。
“不能放弃!”范尉“厚着脸皮”找到新疆医科大学领导请求救助,在多方协调下,手术费降到3.5万元。3月10日,范尉的老师和同学们又给小雪募捐了1万多元。
手术很成功,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小雪进入术后康复阶段,全身打满石膏,一年的康复期内,她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然而,小雪的老家远在700公里之外,另外,小雪每天还得做双髋关节功能训练。为了让小雪更好的康复,范尉把小雪母女安排到自己宿舍旁边住下,一住就是8个多月。
在这期间,硕士毕业的范尉面临各种就业选择,被人骂作“傻子”的他坚持留在了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留在了小雪和百余名孤残孩子身边。
爱心传递
感恩“小火柴”点燃星星之火
2014年10月,范尉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新东方奖学金和公益奖学金,总共2万元。11月7日,他带着小雪和冯巧娣再次前往乌鲁木齐,为小雪进行第二次手术。
2014年12月10日,是范尉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坐在轮椅上的小雪,在范尉的鼓励下,支撑着床沿稳稳地站了起来。看着小雪忍着伤口的疼痛向前迈步,“我和小雪妈妈忍不住哭了,站立行走是小雪12年的梦想。”
“哥哥就像雄鹰一样,用他的翅膀保护着我,我想把范尉哥哥的爱心传递下去。”2015年1月28日,小雪自己建立了一个名为“小火柴爱心点”的QQ群,把自己的同学、朋友加了进去:“我也要像范尉哥哥一样成为一根小火柴,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小雪发起的第一次救助是为了一个名叫夏黑扎达的小姑娘。“她腿上胫刚做了手术,还有一个脑瘫的弟弟,妈妈去世,家里靠爸爸打工挣钱。希望大家可以帮帮他们。”每添加一位群成员,小雪就会询问对方有没有玩具和不穿的衣服可以捐给他们。开始几乎没有人回复,慢慢地,有人主动问她捐赠地址。
2015年2月1日上午11点,范尉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浙江一名听闻“小火柴”事迹寻访范尉的小姑娘。她叫李倩,想加入“小火柴”。
面对李倩“加入小火柴有没有要求,要办啥手续”的问题,范尉一一回答:“没有要求,没有手续,没有凭证,没有旗帜。小火柴是每一个拥有善良、拥有爱、还同时拥有勇气的人。”
挂断电话前,李倩说:“范尉哥哥,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做一根点亮的小火柴,点亮身边更多人的爱心。”
李倩这种申请加入“小火柴”的陌生电话,范尉接过很多个,“心里很感动,很欣慰,因为我在有意无意间点亮了或近或远的爱心。”
记者手记
生命不易
公益是魂
很想了解范尉走上公益之路的因由,他给我讲了很多故事——
爷爷3岁就成了孤儿,一直流浪,老百姓的一个馒头、一碗稀粥让老人感恩到如今;
家里穷得靠吃红薯填肚子,小学六年级那年,妈妈却把我的单车送给了走路3小时才能到校的一位孤儿;
童年多病,家在郴州汝城泉水乡范龙村,医疗条件极差,儿时多半是在妈妈的背上、赤脚医生的汤药和无休无止的呕吐中度过,直到今天,我的心脏仍有问题,但妈妈坚定地支持我在远方守护“小火柴”。
……
范尉说,当他再回忆起这些过往,总是感怀生命的不易。而,更重要的是,当他每次面对不幸的家庭,看到一个伟大母亲的爱和一个不幸的孩子,“我就觉得,我应该为她们做些什么。”
至今,范尉还没有找到做这一切的合适的因由。“当我长大步入了社会,社会却总是需要我给出一个理由。可它是我的灵魂,我又怎能说得清楚。”
下一页:
“没人会带着钱去受伤”
他从未拒绝过无钱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