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湖南 2014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榜单出炉

2015-02-10 08:29:52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张梅]
字体:【

  致力中国儿童健康

  为他们首创“发育尺”

  他首开小儿生长发育专科门诊,74岁写论文被收录国家蓝皮书

  叶义言致力于儿童健康生长发育,年近74岁撰写的“论儿童健康管理”被国家“首部健康服务产业蓝皮书(2015)”收录。

  叶义言对孩子有着特别的喜爱。只要一看到孩子生病,觉得特别可怜,心里非常着急、难受。 他毕生致力于儿童健康生长发育,年近74岁撰写的“论儿童健康管理”被国家“首部健康服务产业蓝皮书(2015)”收录。以医者之心,用资本的力量为国内儿童建立健康生长发育管理体系。 “保护和管理好儿童能安全、健康成长”是这位74岁老人毕生的心愿。■文/记者 周红泉 杨昱 图/记者 李健

  七旬高龄

  仍致力于儿童健康管理

  “家长为孩子病急乱投医、乱用药,却很少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对孩子健康生长发育进行定期监护。中国儿童需要健康成长管理。”

  “书昨天刚寄过来。”叶义言轻轻抚摸着眼前的《中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报告》,十分高兴。

  这是一本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健康服务产业办公室、世界抗衰老医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和北京健康教育协会联合编写,是国家首部健康服务产业蓝皮书。

  由叶义言等撰写的“论儿童健康管理”赫然在列。一位年近74岁的老人仍这样笔耕不辍,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叶义言对孩子有着特别的喜爱,退休后,他创办长沙首家儿童健康生长发育专科医院,并在2009年获得长沙市30位创业先锋之一。

  “中国儿童需要健康成长管理。”叶义言说,在西方发达国家,家长定期带着孩子前往医院或找私人医生进行骨龄监测等生长发育的检查,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他们认为这样不但可以防范儿童疾病,而且能及时掌握并预测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在内地,家长为孩子病急乱投医、乱用药,却很少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对孩子健康生长发育进行定期监护。

  “其实,以生长发育为基础的儿童健康管理创新型模式,是一种可行、有效的保护儿童机制。”叶老说,“生长发育是儿童成长过程的核心和主线,骨龄是公认的反映儿童发育程度的可靠客观指标。但骨龄评定技术必须精准,它相当于测定儿童发育程度的‘发育尺’,精准度相当于尺的刻度,刻度越细,精准度越高,正如测身高需要精准的尺、测体重需要精准的秤一样。”

  目前,由叶义言研制的 “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迄今已在临床上大量应用20余年,业内认为它是我国目前最精准的骨龄评定方法,可精确到 0.1 岁。

  “我们已初步建立‘儿童健康管理系统’(CHIMS),实现了中国儿童骨龄法远程评定、儿童成长筛查量表远程评估、儿童遗传、生活习性量表远程评估、远程健康管理和客服、资源远程共享和分享等。”叶义言说。

  填补空白

  创立中国儿童“发育尺”

  “研究中国儿童生长发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让中国孩子长得更高些、更健康些,成为我毕生的追求。”

  提到 “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不得不说起叶义言的另一个身份——国际儿童生长学开创者泰勒(Tanner)在中国的唯一弟子。

  1985年,叶义言成为当年为数不多的公派国外留学者之一。来到英国伦敦大学,师从泰勒,学习儿童生长发育。

  “在国外的第一个震撼是:孩子个子矮小是一种病。在国外经常有家长为身高带小孩看医生。国内,家长带孩子看的都是感冒发烧、肺炎、腹泻等,因个子矮小看医生的从未有过。”叶老说,从此,研究中国儿童生长发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让中国孩子长得更高些、更健康些,成为他毕生的追求。

  “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和临床,应从骨龄研究开始,没有这个进不了这个领域的门。”叶义言说,那时国内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可谓一片空白——参数没有、诊疗技术没有、药物没有……

  1987年, 叶义言在回国后,开设了湘雅医院首个小儿生长发育专科门诊,成为国内同类最早的专科门诊,并开始直接运用导师泰勒研究出的成果——TW骨龄和预测法。

  “但我用泰勒TW法测我国儿童骨龄和预测身高后,发现不行,误差大。外国人的测算标准与中国人的测算标准不一样,于是我就想到要为中国人建立自己的‘发育尺’,作为中国人自己的测算标准。”叶义言在困惑中寻思,期待新的突破。

  荧荧孤灯

  看片看得头发斑白,秃了顶

  “不问收获,只问耕耘。那一年我头发变斑白了,秃了顶,也给了我收获——完成了X光片数据收集。”

  “要建立中国儿童自己的‘发育尺’,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科学地算出‘发育尺’的参数。我决定观察国内一批儿童从小到大的生长发育情况,测量我国儿童的骨发育规律。”叶义言确定了思路和研究目标——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发育尺”。

  “要在小孩生日前后一个星期内照手和腕部光片,然后进行分析和数据统计。为防止误差的出现,只能我自己亲自看片子。”面对神圣的科学,叶义言不敢有丝毫懈怠。

  1988年注定是叶义言最忙碌、最紧张的一年。当年,他与小组同事们拍出上万张小孩X光片。为尽快分析这些X光片数据,他掌握了计算机的运用,一边看X光片,一边分析、记录,一张片子看下来,至少要一个小时以上。

  荧荧孤灯,在单调的X光片中,他几乎不分白天黑夜,3次因过度劳累眼睛出血;加班时间长了,头发开始变得斑白,并大把大把地脱落,他秃了顶。“那一年也给了我收获——完成了X光片数据收集。”

  1990年,经过全面统计,他为中国儿童量身订做的一把“发育尺”浮出水面。

  此成果一出,轰动国内该领域,被国外誉为“东方型代表”,卫生部将其选入“十年百项”技术向全国推广,此后经各地不少医院应用,一致认为是我国目前最先进、最精确的骨龄评定方法,亲切地称为“叶氏骨龄评分法”。这也成为了中国儿童量身订做的“发育尺”。

  记者手记

  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叶义言谈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在上世纪80年代。国门刚刚打开时,叶义言被公派到英国跟从儿童生长发育开创者泰勒学习,也因此得以到香港玛丽医院儿科从事生长研究一段时期。

  “在英国儿童医院的最底层有一间很奇怪的房子,我起初以为是太平间,后来发现竟然是专门给医生忏悔用的房间。”英国的同行告诉他,“英国的医生看病时如果有对不起病人的地方,往往没办法原谅自己,就会去医院底层的忏悔室,祈求得到原谅。”

  叶义言说,当时他认为医生的职业是救死扶伤,不可能完全避免患者死伤,因此无法理解医生的忏悔行为,直到回到湘雅后发生的一幕让他明白这一点。“我治疗的一个湘潭患急性白血病的女孩,只有9岁。她在最后弥留时刻,让妈妈把我喊到病床前,一只小手拉着妈妈的手,另一只小手紧紧拉着我的手,然后安静地走了。”

  叶老擦了一下有些湿润的眼睛,“这是孩子在最后时刻,把给他看病的医生当成和妈妈一样重要的亲人。这是我作为一名医生的一次心灵洗礼。孩子的心,是多么的纯洁无瑕,没有掺杂一丝杂质。我们作为医生的,心里也不能产生任何歪念,来污染孩子的这颗心。”

  下一页:

  扶起受伤老人

  更扶起了人心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