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中学110周年校庆 清华等高校招办主任谈高考改革

2014-10-25 08:55:5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贺卫玲 刘筱清] [编辑:刘颖]
字体:【

长郡中学校长卢鸿鸣。记者 唐俊 摄

  核心提示

  长郡中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来自国内一流大学的专家和知名中学校长共话“高考改革”,改革会给学生带来哪些影响?高校将来会如何选拔人才?且听9所高校招生负责人怎么说。

  本报10月24日讯 高考改革会带来哪些新变化新动向?高校招生政策将有何新调整,对人才培养有何新要求?值长郡中学110周年校庆之际,24日,全国“高考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主题论坛在长郡中学举行。来自北大清华等国内18所顶尖一流大学的知名专家、教授出席了本次论坛,省外220多位知名高中校长、省内100多所省示范性高中的校长参加了本次活动。

  论坛上,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的高考招生负责人、知名专家介绍了高考改革的新变化、新动向和招生政策的新调整,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本次论坛是长郡中学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历经110周年风雨,长郡中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学校。110年来,长郡中学以“为国育才”为己任,以“朴实沉毅”校训陶铸群英,在不同历史时期,共为社会输送了8万多名优秀人才。■记者 贺卫玲 通讯员 刘筱清

  高校专家谈

  清华大学招办副主任尹佳:学生分流将从中学开始

  “高考既然是目前作为大学招生录取的一个重要依据,无论怎么改,指挥棒的作用是一直存在的。”尹佳说,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9月份发布以来,清华大学多次开会研究,在现有的改革下,怎样去选拔人才。 “无论考试方式怎么变,我们选拔的方式还是尊崇人才的成长和培养的规律。”尹佳表示,招生时不一定只看学生的成绩,竞赛、社会活动都会作为招生依据。

  尹佳说,从改革方案来看,高考不考的科目可能会导致学生在高二就结束了学习,高三就重复地学习语数外,这必然会导致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削弱。

  由此对中学教育产生的影响,尹佳认为,中学教育不会再整齐划一了,经过高中第一年的基础学习之后,中学就要对学生做一个引导性的指导,如果你决定做一个职业型人才,那么学生就不需要那么累,只需要完成学业水平考试,然后去上职业学院。如果你想申请更高层次的大学,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后可能分层教学、走班制教学都要列入中学教育。从整个中学体系来看,也会产生分流,有些中学会拼高水平大学录取率,有些中学则不会,除了拼语数外,其它的科目就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

  华中科技大学招办主任王作红:按专业类招生将成发展趋势

  “高考改革后,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面临精细化或宽泛化的选择,选考科目要求精细化,造成可选择的生源减少。”王作红说,改革的结果,将可能导致新生入学时选考科目的学业水平与测试成绩不符,因为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学生的精力主要用于语数外3门学科。“因此,按专业类招生将成为高校选拔人才的发展趋势,这既有利于学生选择,也有利于高校培养。”

  王作红分析,今后高校招生工作将融入更多人才培养的理念。改革自2014年启动,2020年基本完成,历时6年,高校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将面临多种人才选拔方式并存的局面,高校需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招生队伍,高校招生录取不再是以往的基本统一模式,而是各省(区、市)各具特色,录取方式和程序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浙江大学

  招生就业处处长吴敏:担忧学生沦为考试机器

  浙江作为率先进行高考改革的省份,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6月和10月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我们最大的担忧是,没有考到最高分数的学生,还会再去考,有针对性的培训公司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种结果可能会让学生沦为考试机器。”吴敏说。

  在他看来,在高校录取方面,“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局面可能更改。因为改革方案规定,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就能报考该专业(类)。比如高校工科类要求考物理,其他科目可任选,化学作为较难的学科,学生可能放弃,其他二门可能选择历史、政治,这是考试功利性导致的必然结果。

  连线

  2016年起,取消3个对口招生专业门类

  分别是服饰艺术与表演类、表演类、影视节目制作类

  归并到其他相关门类中

  本报10月24日讯 记者今天从省教育厅获悉:该厅已发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工作的通知。2015年对口招生专业分为19类。从2016年起,将取消服饰艺术与表演类、表演类、影视节目制作类3个专业门类,归并到其他相关门类中。

  对口招生分为本科、高职专科两个层次,面向全省招生。本省户籍考生申请报名,须是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专(含中师)、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学制两年以上(含两年)的全日制应届、往届毕业生。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还须符合“在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连续就读2年以上(含2年),并具有就读学校学籍”的条件。

  考试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和专业综合知识。考生依据省教育考试院汇总公布的对口招生计划填报志愿,只能在自己报考的专业门类中选择学校和专业。■记者 贺卫玲

  对话

  “教育应该是培养完整的人”

  10月24日,全国优秀中学校长卢鸿鸣教育思想研讨会在长郡中学举行。会后,三湘都市报记者就高考改革与人才培养对话卢鸿鸣。

  记者:长郡的学生写了一本书《要么北大,要么清华》?您怎么看?

  卢鸿鸣:我们培养的学生有一批能上清华、北大,但更多的是上普通的院校。上清华、北大只是他们高中毕业的一个台阶而已,上我们学校并不能决定他以后怎么发展,所以我们的学生既可以上清华、北大,也可以上职业院校。我们的育人目标是爱生活、善求知、忧天下、有作为。有作为不一定是科学家,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到不平凡,就是有作为的人。

  记者:长郡办学如何摆脱社会功利化的影响?

  卢鸿鸣:培养完整的人,首要一条就是去功利化,首先我们引导学生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举个例子,自主招生我们有4个指标,清华、北大各2个,经过面试,第一名的同学去了清华,因为理科只有一个指标,第二名的同学就去北大,但他放弃了,他说喜欢清华的土木专业,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其次长郡会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进军营、自然、社区、农村、工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设置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做创新型的体验者。

  记者:高考改革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哪些变化?文理不分科会加重负担吗?

  卢鸿鸣:高考改革是“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对学生没有太大影响,最大的影响是“一参考”,要参考综合素质。对学生而言,不单是分数的问题,而是全面发展。我觉得高考改革跟加重或减轻负担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高考以分数来衡量,那么就会分分必较。文理不分科,学生可以选择最有优势、最感兴趣的三门,也给高校多了一些选择权。过去学生只有文综和理综,现在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特长或高校的招生来选择。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