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画家曾设计人民大会堂湖南厅 让其富有"湖湘味"

2014-07-08 08:55:50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  记者 李卓 实习生 龚贵锋] [编辑:张梅]
字体:【

  人民大会堂湖南厅1981年第五次装饰后移交验收时,相关工作人员在湖南厅合影。前排右起第一人为夏纪慎。  李卓 翻拍

  昨日,在简陋的寓所里,夏老拿出自己的回忆录,向记者讲述了当年关于人民大会堂湖南厅选址和装饰的故事。  李卓 摄

  “最引以自豪的是,当年是我在建筑图纸上选定人民大会堂97号厅作为湖南厅。装饰湖南厅时,从每一幅画到每一件小饰品,我都一一亲手挑选。”时隔55年,长沙画家夏纪慎摩挲着有点泛黄的老照片,一一给记者讲述人民大会堂湖南厅里每个摆件、饰品的故事,仿佛那些湘绣屏、瓷器、菊花石雕都是自己最亲的孩子。

  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选址后,作为湖南厅装饰设计的相关负责人,从1959年到1981年,夏纪慎先后五次参与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装饰……要不是有书和老照片为证,记者很难相信,眼前这位84岁的老人,竟与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有如此深的渊源。昨日,在雨花区侯家塘街道广济桥社区一处简陋的公寓里,夏老向记者讲述了那些年亲手让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变美、变亮、变得最有湖湘味的故事。

  选中“97号厅”为湖南厅

  “当时,我选了97号厅!”夏纪慎老人口中的“97号厅”,就是如今的人民大会堂湖南厅。55年过去了,谈起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选址那段往事,夏老犹如给自己新生的孩子取名一样兴奋。

  1959年2月下旬,在当时的湖南省展览馆轻工业展厅值班的夏纪慎,接到自己任职的湖南省轻工业厅工艺美术处的电话,从此和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结缘——组织上调他赴京,参加即将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当时叫人民大礼堂)装饰工作会议。“当时我还不是党员,只是一般干部,这样的信任与责任,让我又惊又喜又紧张。”夏老回忆说,1959年3月1日,他来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报到后,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作为湖南省的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内选择代表本省的厅室。夏老告诉记者,如今气势恢宏的人民大会堂,当时还是一个大施工工地,脚手架林立,根本无法从实体来选得厅室的位置,只有凭一张建筑图纸选择。

  各省市派来选择厅室的代表,大多不会看建筑图纸,而夏纪慎粗懂平面图、立面图,于是被安排为各省市代表介绍图纸。在此过程中,他动了点小“私心”——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厅室位置朝向、与主席台的关系以及面积楼层等因素入手,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位置,作为湖南厅。看中97号厅后,夏纪慎立即就向上级做了汇报,后经上级领导批准并报请省委决定,最终他的意见被采纳,“97号厅”成为湖南厅。“我们真是幸运,当时居然没有人跟我抢97号。”谈起往事,夏纪慎非常开心。

  厅内装饰用品体现湖南特色

  “接到装修重任,我们如履薄冰,日夜赶工,分秒必争。”夏老说,选址之后,装饰的重任接踵而至。当年负责设计的夏纪慎笑言,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他的职位就是“艺术总监”。

  关于人民大会堂装饰,周恩来总理的四点指示中最重要一点就是:体现各地的地方特点。从3月到8月底,短短5个月之内,所有装饰品要悉数从各地运抵北京。当年8月27日,一节30吨的货车车皮,满载着湖南精选的湘绣、醴陵陶瓷、浏阳菊花石等特产饰品运抵北京。

  夏纪慎和设计组同事商定,巧用湘绣、醴陵陶瓷、浏阳菊花石、洞口石木雕、益阳竹器、邵阳竹刻等特色工艺品,在内容上突出主席故乡、主席诗词以及湖湘文化。由于面积大,装饰品当中不乏大件,最为典型的是醴陵出产的浮瓷雕挂盘,直径80厘米,这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当时两个绿釉大花缸却没能赶上这趟火车,于是只好改用飞机托运。由于操之过急,加上又不懂装车技术(不能套装,只能缸口合缸口),运抵北京时,两个花缸中套在外面的一个已经胀破。设计组急得要命,当即打电话回湖南,紧急赶制,终于在日以继夜的工作下,于当年9月20日将花缸运抵北京,这才没有耽误国庆十年的献礼。

  5次参与湖南厅装饰设计

  在百度上输入“夏纪慎”,关于夏老的搜索条目竟多达2.2万余条。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国内外闻名的艺术家,竟然“隐居”在社区陋室。84岁的夏纪慎,如今住在省包装总公司一栋老旧宿舍楼的7楼。简陋的家里,几乎看不到什么现代家电,四面墙壁上悬挂着自己的一些字画。“有人说,22年致力于湖南厅的装饰,经手的奇珍异宝无数,你一定发了大财。”夏老很淡定地说,这么多年他唯一的财富,就是湖南厅留给世人的恢宏大气的风貌。

  从1959年到1981年,22年间,夏纪慎参与了人民大会堂五次装饰设计。1960年开始的第二次装饰,只是在1959年基础上补充完整,部分更新。1963年,由于湖南厅湘绣挂屏木框变形严重,夏纪慎再次北上,在现场了解了详情之后,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制作策划,将长沙生产制造的装饰木材交由北京木材厂生产,以保证木材的气候适应性,不致变形。第四次装饰正值“文革”期间,在17天的时间里完成了湖南厅的维修,保证了接待任务的完成。他参与的最后一次装饰从1979年开始,前后3年才完成。夏纪慎将从湖南厅换下来的近一万件装饰品,包括沙发、家具、湘绣屏风、花瓶、花缸等以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用过的胜利杯,大部分交给湖南驻京办事处,小部分送给湖南厅装饰办公室同志作为纪念品,余下的则寄回湖南省博物馆,自己没有留下一件。

  “我记得,1963年我们设计的沙发、家具、围椅、花架等的脚部都有铜套、镀金,采用楚文化图案,其中用黄金8两,是我经手到银行提取出来的,原封不动交给制作单位,没有丝毫差错。”夏老说,那个年代的人,责任心看得比天大,不占公家一丝便宜,这才是留给自己和后人最重要的财富。

  大力举荐吴冠中为湖南厅作画

  “艺术在于创新,要有自己的灵魂和思想。”1979年,在制定人民大会堂湖南厅装饰更新方案时,夏纪慎大胆地用了吴冠中的《韶山》。吴冠中后来成为享誉世界的美术大师,但当时的名气还不大,他的创新画风备受争议。吴冠中的作品入选人民大会堂,这对于当时重视传统创作技法的美术老前辈们来说,难以接受。

  由于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湘绣大挂屏《韶山》已前后更换过三次,夏纪慎想在这次装饰中突出新意,于是大力向上级举荐采用中西合璧画法的吴冠中作画。1979年,吴冠中在夏纪慎的引荐和协商安排下来湖南写生,专程到湘西采风,被张家界的风光深深吸引。1980年春节过后,吴冠中着手创作《韶山》,当年4月为湖南厅创作完成作品《韶山》。此前,吴冠中关于张家界风光的文章《养在深闺人未识》发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自此张家界声名鹊起。

  除了与吴冠中结缘外,夏纪慎还与周令钊、黄永玉等大师交往,一生之中,交友无数。他先后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人民大会堂看周总理亲自审定《东方红》,请郭沫若题写毛主席诗词……“所有这些都丰富了我人生阅历,成了我创作的灵感,也是我的人生财富。”如今,夏老潜心创作,精研书法,晚年独创了集大篆、隶书、行书、草书于一体的“变体字”,成为书法界美谈。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