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江豚在水中跳着“芭蕾”。
江豚妈妈背着宝宝在水中游。
受伤时,它也会“流泪”。
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巡湖时,突降大雨,便用彩条布做临时雨棚。
此前,江科明等14名志愿者曾立下保护江豚“生死状”。
它的地位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是淡水鱼类王国的国王、淡水生物“金字塔”的尖尖儿;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它的体貌
其大名叫长江江豚,俗称“江猪子”。成年江豚平均体长120-190厘米,体重约100-220公斤,全身瓦灰色。
它的灵气
它头部钝圆,性情活泼,大脑同海豚一样发达,智力与大猩猩接近,是和3岁娃娃一样活泼可爱的宝宝。
它的习性
它们滚圆的身体常在水中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还喜欢追逐船尾泛起的浪花。
它的感情
它孕期11个月,一胎只生一个,江豚妈妈非常爱它的宝宝,妈妈经常会背着宝宝在水里游。
它的性情
它很大气,不管人类怎么待它,总是对人类报以微笑;当然,它们也会哭会流泪。
数千人的报名,几百人的独木舟之梦。
他们为何而来?目标洞庭,寻找江豚。
本周六,三湘华声全媒体、长沙独木舟大本营与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联合发起的“寻访江豚,穿越洞庭湖”将起航。
一个小善的初衷,吹响了一场民间公益的集结号。
“汹涌”的报名者之外,更多的志愿者开始加入“外围战场”。
他们说:我们无法参与这场互动之行,但我们想为你们鼓呼,我们是洞庭最铁的粉丝、最狂热的拉拉队。
多年以来,他们中的很多人一直守护着洞庭,种下各自的“大湖之梦”……
■记者 刘璋景 李琪 罗浩 实习生 赵曌
“江豚兴高采烈时,欢呼雀跃,手舞足蹈; 江豚受害遇难时,痛哭流涕,奔走呼号。”这是对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徐亚平最真实的写照。
为拯救长江江豚这一濒危野生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像徐亚平一样的志愿者一直在默默地努力,他们下洞庭巡逻,劝导渔民不要滥捕滥捞;他们立下“生死状”,不惧任何风险誓死要保护江豚;他们自发到洞庭去寻找江豚,自费印资料向人们一遍遍地宣讲保护江豚的意义……
他们只有一个目的:为子孙守护这一珍贵物种。他们是普通渔民,是平凡市民,是大学生……
“寻访江豚,穿越洞庭湖”本周六起航。活动得到了众多长期致力于江豚保护的志愿者的关注,他们纷纷打来电话,或报名、或谈旧事、或提建议……
“江豚爸爸”徐亚平:为保护江豚,已举债100 多万元
2012年3月,洞庭湖里12只江豚突然死亡,让徐亚平这个名字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徐亚平是湖南日报社岳阳记者站站长,也是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这个被称作洞庭湖上“索南达杰”的汉子,被人亲切地称为“江豚爸爸”。
现在,他也加入我们这次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并成了此次活动的顾问。
“从小在湖边长大,经常看到江豚成群结队地在湖中雀跃前行。它们惹人怜爱的憨态深深地刻入了我的脑海。”徐亚平说,那时,我每天早上五六点钟起来到码头上给宾馆买菜时,总要跟渔民说,求你们别伤害“江猪”啊。听说湖里死了“江猪”,我就痛苦,就要骂人;听说渔民兄弟救了“江猪”,我就高兴,就90度鞠躬。
为了将江豚危情公之于众,他自掏腰包或找朋友借钱,在《湖南日报》、《岳阳日报》等平面媒体和长江、洞庭湖大堤、岳阳市区等户外发布了 14 个公益广告。几年下来,个人欠债高达 100 多万元。
过去一年里,徐亚平组织了被他称为“敢死队”的14人水上巡逻队,专门阻击洞庭湖非法捕鱼。
禁止非法捕鱼,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曾有人在他的车上贴条威胁。在一天下午,他接到了8个电话,威胁“一定不会放过你”。但徐亚平毫不畏惧,绝不放弃。他说:“目前洞庭湖的环保不能只喊喊,执行的人太少太少了,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
“老渔民”江科明:为巡湖护江豚,他们立了生死状
“突突突……”接通江科明的电话时,听筒里是一阵嘈杂的声音。他在那头兴奋地大声喊着:“我在湖上开机船,就在半个小时前,我还看到了江豚,有一百多斤呢,在江面上打着滚。”
江科明细细地描述:微波粼粼的湖面,一条银灰色的江豚,在距离他十米外的地方,弯着身子跃出水面,然后消失在水中。虽然是经常可看到的场景,江科明还是百看不厌,“这说明湖里还有幸福生活的江豚啊。”
在船上出生,长大后开始和父辈出湖打鱼,一打就是42年,江科明是个“世袭”的“老渔民”,对江豚有着难以形容的感情。
小时候没有收音机,听不到天气预报,江科明总记得,长辈站在船头,细心观察水面,如有大群江豚翻滚跳跃,就把船开到避风的地方去;如果水面平静,就通知其他渔民,一起出湖捕鱼。
“变天的时候,一百多头江豚一起出没,像小孩子似地在水面嬉戏。”江豚急剧减少,这种盛景,江科明已经十多年没再见过。
所以,他加入了江豚保护协会。2011年4月,江科明与何大明等渔民一起,变卖渔具,筹集到18.5万元,自发成立“渔民保护协会”。“巡湖一次,油钱就要300块,一个月就近万块。”两年来,14名渔民组成的巡逻队,每天风雨无阻地义务巡湖。
风里来,浪里去,巡湖潜伏着巨大的危险。不过,14名巡逻员早已签下一份生死状,如有队员在巡逻时遭遇不测,他的家人将由其他的队员照顾。
“太需要媒体的公益活动来宣传了,我们的力量微薄。”江科明说,当他得知“寻访江豚,穿越洞庭湖”这次大型环保公益行动后,十分欣喜,“希望在全社会的保护下,一百甚至上千头江豚戏水的场景能再现”。
大学生志愿者肖勇:曾下洞庭寻访三次,终于见到江豚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让我们用爱擦干江豚的眼泪,用心守护江豚的微笑!”
这是大学生志愿者肖勇新浪微博“@绿源-江豚卫士”的个人简介。三年多来,这个对江豚“情有独钟”的大男孩,通过微博发布了近千条关于保护江豚的信息。
2009年,刚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就读的肖勇对江豚还是一无所知。加入学校一个环保社团后才让他初识了这个物种。“那时候才知道,作为兄弟物种,江豚也完全有可能步白鳍豚的后尘,正在一步步绝迹。”
随后,肖勇成了“江豚卫士”,踏上了寻找江豚的洞庭之旅。2009年冬天,他和伙伴来到西洞庭湖,然而7天的调研并未发现江豚的踪迹。
2010年冬天,肖勇来到东洞庭湖区,因为“听说这里有江豚”。但是这次,他依然没能见着江豚。“做了两年的江豚保护活动,却连真正的江豚都没见过。”肖勇笑着说,但是他并没死心。
2011年8月,他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了南洞庭湖。也许是被他的真心感化,江豚终于出现了。一天,大家正在渡轮上巡查,远处一个身影跃出了水面,“江豚!”肖勇赶紧拿起望远镜,“是江豚!”这场“约会”,肖勇寻找了3年,也等了3年。
见过江豚的“倩影”之后,肖勇“爱得更深”了,一直在为保护江豚进行宣传、呼吁。
“有些事情做了之后,就会影响终生的。”如今大四的他还是会经常上网关注江豚的消息,看到“泛舟洞庭勇士”的招募令后,他也第一时间报了名,“保护江豚,一旦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会行动。”
的哥胡建华:
见过一次江豚后,从此成了他的牵挂
第五次拨打电话,传来的终于不再是忙音。50多岁的湘阴的哥胡建华报名成为了一名自驾穿越洞庭湖环保活动的志愿者。
开了20多年出租车的胡建华,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幸亲眼目睹江豚。提起一年前的那次奇遇,他仍兴奋得两眼放光。
2012年4月上旬的一天早上,胡师傅送完一个去湘阴港的客人后,本想到湘江边上透口气,突然平静的江面水波荡漾,一个黝黑的脊背不时从水面拱起。阳光照射下,光滑的脊背反射着亮光。
他激动地招呼大家过来看。没想到,那只江豚的旁边又探出一大一小两个黑脑袋。“太难得了,应该是一家三口吧!”
老胡说,港口附近停着两条大船,船上的生活垃圾会倾倒到江里,这时会有少量的鱼群前去觅食,江豚一家应该是靠近港口去吃这些小鱼的。从那以后,他一有空闲就会来到那里,希望能够再次看到三个可爱的小家伙,但是每次都失望而归。
站在曾经目睹江豚出现的河边,穿行在江面的货轮,呜呜叫着将沉重的雾气撕裂。老胡担心,“它们会不会撞上轮船的螺旋桨?它们也许被电死了……”想到这里,他的眼中闪烁着泪花。
越来越频繁的人类活动已经对栖息于洞庭湖中的江豚构成了威胁。老胡说,“这次不为别的,只为了能让子孙后代还能看见江豚。”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共同来关注江豚的命运,进而关注洞庭湖生态。
温馨提示
自驾千万别掉队 行舟遇险不要慌
按活动计划,“寻访江豚,穿越洞庭湖”自驾车队将于3月30日上午启程。须注意的是,本次活动是纯公益性的,参与者请自行解决食宿等问题。另外由于本次活动涉及人车较多,组织难度较大,特别是划舟活动风险大,挑战性高,因此须注意的事项也较多。
【自驾注意事项】
1、自驾线路较复杂,建议携带车载或手机GPS。2、益阳和岳阳境内的省道有较多的直角转弯、十字路口,务必按警示牌(灯)、减速带提前降至20千米/小时通过,特别注意大通湖区南湾湖的五七桥转弯。3、车队将在益阳和岳阳交接处统一停车拍油菜花海,中途不要随意停车拍花,以防掉队。4、如因故掉队,联系组长,并在GPS上按照指路书上的地点和公路设定导航驾驶。
【行舟注意事项】
1、请务必准备好救生衣,未穿救生衣的队员将不允许下水。湖区受天气影响,可能遭遇暴雨、风浪、大雾等恶劣天气,请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穿越活动,不可勉强。 2、在独木舟上避免做危险动作。遇到翻船或落水的特殊情况,千万不要惊慌,及时抱住船身,因为船具有很大的浮力,不会沉没。3、风力三四级的时候,一般不会发生翻船,不会影响划行,四级风以上不出船。划行过程中如遇雷雨,尽快划到岸边,以免遭雷击。
■记者 李昆励
报名倒计时
勇士招募最后24小时
若您想成为泛舟洞庭的勇士,或参与自驾行,报名还剩最后一天,你可通过以下方式报名:
1、加入华声帮QQ群:21538339
2、登录腾讯或新浪微博@华声帮
3、拨打热线:96258
责编:刘颖
来源: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