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农民工提前返乡 感慨打工还不如养猪

2008-12-11 08:19:16 [来源:凤网/今日女报] [作者:彭晋俊 夏镇龙] [编辑:文杰]
字体:【

物价飞涨,她们决定回家带孩子

“我们知道自己在这边定不了居,迟早还是要离开,但没想到这么快!”赵兰和丈夫原来的计划是,再干五年,小有积蓄后,回老家养猪。“养几年猪,人老了,就靠儿子养着了!”说着自己的未来计划,赵兰笑了起来。
可最后,赵兰受不了广东飞涨的物价和每况愈下的工资。还是离开了东莞。

34岁的赵兰(化名),老家在益阳。此前是东莞沙田一家制衣厂的针织技工,丈夫在一间电子厂,两夫妻一个月平均有2500元的收入。赵兰和丈夫的工厂都没有设夫妻房,他们只好每月花200元在外租了一间房,自己开伙煮饭。

近大半年来,工厂订单减少,两个人的收入减少了600多元,但是房租却涨到了270块。赵兰想着法子节约,可是肉、菜价格的上涨,让夫妻俩的伙食费增加了近一倍。“每天的快餐价格由6元涨到了10元,生活难。”赵兰和丈夫盘算了一下,决定回家,照顾一直由父母抚养的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明年春天,开始在家养猪种田。

赵兰告诉记者,选择回乡,是因为“现在在乡下养猪比打工划算多了”。赵兰的话,道出了她无奈返乡回的原因:工厂开工不足,工人无钱可赚,物价又飞涨。她说,到东莞打工10年,从来没有感到生活像今年这么难,工资一点没涨,房租、吃饭的价格却涨得离谱,“感觉压力很大”。

“在外打工,一直没能照顾到儿子,儿子成绩也不好,还是先把儿子带好吧。原本打算今年带儿子到东莞读书的,幸亏没带,不然连儿子都要失学了。”赵兰说。

辍学打工——挣钱结婚——带孩子打工,这一直农民工家庭的一个怪圈。“我们在外打工,我们的孩子,最后也可能重复着我们走的路。”孩子刚刚满10岁的刘薇(化名)有点无奈。

刘薇一直在浙江义乌的一家四星级酒店工作,义乌的一些厂的倒闭及搬迁,也让服务业受到了影响。刘薇说,义乌人的没有以前的那种消费“豪情”,开房的少了,吃饭的少了,唱K按摩的少了。 “以前我们酒店外来客商很多,现在入住率大不如以前。那些工厂的订单减少,厂商和供货商的生意不好,到酒店的消费当然不好。”

今年8月,刘薇从义乌回到湖南,在长沙一家酒店做领班,相比其他一同从广东回家的怀化老乡,她算是不错的了。

“我们农民工的孩子进不了当地的公立学校,在工厂区附近的民办学校又经常被关闭,这些学校的学费比我们的工资贵多了,所以,只好把儿女留在老家。”她说,“现在回湖南还好点,至少可以照顾女儿。”

在刘薇的老家,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父母又长期不在身边,能够通过教育摆脱传统命运的留守儿童少之又少,很多孩子未满16岁,就“追随”父母的脚步早早辍学,在外打工。

因为裁员,她们决定自己当老板

“那时候每天看报纸上说,这里裁员那里纠纷,没想到自己也摊上这种事。”吴丽娟闷闷地说,“公司还欠着我一万多的工资没发。”

吴丽娟在深圳龙岗一家外贸公司做财会工作,公司向很多世界著名的企业供货。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司的订单开始锐减,为了让资金回笼,不至于损失太大,公司提出以放假3至6个月的方式将员工“请离”。

吴丽娟一直坚持着没走,高达6000元工资和丰厚的年底分红,让她舍不得那份工作。可到了9月,她收到了公司的 “裁员通知”,上面赫然有她的名字。“我这是第二次下岗了!”吴丽娟自嘲道。32岁的她,上世纪90年代刚从大学毕业时,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不到一年,她便下岗。此后,她一直在龙岗的这家外贸公司当会计。

吴丽娟的母亲60多岁,她的孩子在读高一。第一次下岗,为了再就业的事,她和前夫彻底闹翻,最后离婚。现在又一次被裁员,她和刚刚认识的同在一家公司供职的男朋友也分手了。前男友和她同时被裁员,回到了四川。回到湖南的吴丽娟,头上已经有了几根白发。“我其实不想这么早回家。”腼腆的吴丽娟说,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月,怕回家后乡里人说她混不下去。

在外打工几年,吴丽娟还有些积蓄,她在长沙高桥市场物色了一家门面,开了灯具装饰店。“刚开始生意还不错,可最近也不怎么样了。毕竟经济都不景气,装修房子的少了。”

吴丽娟说:“我的很多老同事,做企业策划、行政管理的,以前工资都是七八千,现在都自动降薪,3000元一个月都可以,只想找到新工作。”她说,她的同事找工作都不理想,很多最后还是回来了。“我现在开个小店子,自己当老板,至少还养得活。”

境况大不如吴丽娟的人还有很多,其中一桩来自小老板李洪波。李洪波此前一直做物流工作,在熟悉电子产品的进货渠道、生产技术和出货渠道后,今年4月,他和女朋友将10多万元的积蓄和朋友的10多万元借款全部投入,在东莞开了一家很小的电子厂,专门向韩国提供手机零件。

最初,每个月李洪波能接50万元左右的单,纯利润有3万元左右,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原材料不断涨价、运输成本也开始提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李洪波的厂连原材料的货源都成了问题。“8月份,接了20万的单;9月份,接了18万的单……9月份的货出去了,钱还没有收回。”

在算过自己不会亏太多,至少能把借朋友的钱还清后,李洪波决定还是“跑路”回到湖南,他还欠着供货商2万块钱。

“工厂突然没了,找不到人了。现在在广东,经常是这样,厂子一夜之间就没了,人也就消失了。”李洪波说。“我走之前,还是把员工的工资给付了。”

今日热点
焦点图